[发明专利]锚杆支护组合构件和金属网冲击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6748.9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康红普;高富强;娄金福;原贵阳;杨景贺;王晓卿;李建忠;杨磊;曹舒雯;刘晓敏;雷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1/02;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琪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组合 构件 金属网 冲击 力学性能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锚杆支护组合构件和金属网冲击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包括机架和设于所述机架顶端的支撑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开口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在所述开口的上方连接有冲击机构;
所述支撑面上在所述开口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锚杆的通孔,所述锚杆穿过所述通孔且在通孔的两侧分别可拆卸紧固于所述支撑面,支护组合构件和/或待测的中心金属网通过所述锚杆固定于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开口对应位置处进行性能测试;
所述中心金属网关于所述开口对称放置,所述中心金属网的任一侧边均连接有边缘金属网,所述边缘金属网的一侧与所述中心金属网的侧边搭接连接,所述边缘金属网的另一侧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固定于所述机架的顶部侧壁;
所述机架的顶部侧壁在任一侧边均设有多个横梁,所述横梁穿过所述机架的顶部侧壁使得一端位于所述机架内部,所述横梁的一端与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边缘金属网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
所述横梁与所述机架的顶部侧壁螺纹连接,且在所述机架的任一侧边至少一个所述横梁的另一端连接有张紧轮;
在所述机架的任一侧边至少一个横梁的一端竖直连接有凸条,所述支撑面上与所述凸条位置对应处设有长条状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机架的该侧边,所述凸条插入所述卡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支护组合构件和金属网冲击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支护组合构件进行测试时,所述支护组合构件的钢带垂直于所述开口放置,所述通孔包括与所述钢带的两侧分别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支护组合构件在所述第一通孔处通过锚杆可拆卸固定于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支护组合构件和金属网冲击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还包括与所述中心金属网的四角分别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中心金属网在第二通孔处通过锚杆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支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锚杆支护组合构件和金属网冲击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包括冲击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龙门架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连接所述冲击件将所述冲击件固定在所述开口上方以及松开所述冲击件使得所述冲击件自由下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杆支护组合构件和金属网冲击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还包括提升结构,所述提升结构连接于所述龙门架,用于提升下落后的冲击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杆支护组合构件和金属网冲击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件呈环形结构,所述龙门架上竖直连接有导杆,所述冲击件套设于所述导杆。
7.一种锚杆支护组合构件和金属网冲击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锚杆支护组合构件和金属网冲击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包括:
将支护组合构件和/或金属网通过锚杆紧固于支撑面与开口对应处,冲击机构下落对支护组合构件和/或金属网进行冲击力学性能试验,其中金属网包括待测的中心金属网和搭接在中心金属网侧边的边缘金属网,边缘金属网柔性连接在机架顶部的侧壁上;
冲击力学性能试验中的调节参数包括冲击机构中冲击件的重量、冲击件的高度、锚杆的紧固力、锚杆的间距、中心金属网的侧向张紧力以及支护组合构件和金属网的种类中的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7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GAAU智能逻辑运算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响应式通信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