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体系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7425.1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倪西海;张颖;杨柳;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港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汇和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5 | 代理人: | 陈江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衬砌 拱顶 带模注浆 体系 施工 方法 | ||
1.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台车钢模(8)打孔,于台车钢模(8)的打设一排通孔;
步骤二、安装注浆管(9)固定器,每一注浆孔(43)的内壁安装螺纹套筒(10),于螺纹套筒(10)的下端设置双向固定法兰(12),于双向固定法兰(12)下端口安装异形定位法兰(13);螺纹套筒(10)的一端具有翼板(24),另一端设有微型套筒(11),双向固定法兰(12)上法兰孔的一端为法兰槽(44),翼板(24)配合于法兰槽(44)中,螺纹套筒(10)和法兰孔贯通;螺纹套筒(10)、双向固定法兰(12)和异形定位法兰(13)的孔内壁上和注浆管(9)的外表壁上设有适配的螺纹;
步骤三、安装端头模板,端头模板包括上端模(31)、下端模(32)和固定连杆(33),下端模(32)的垂直端固定在钢模侧肋(30)上,上端模(31)连接于固定连杆(33),下端模(32)固定在固定连杆(33)上,上端模(31)、下端模(32)之间设有中埋式止水带(41);台车钢模(8)的端部具有钢模侧肋(30),上端模(31)和下端模(32)均为“L”型模板,下端模(32)上“L”型模板的一板阳角面贴靠于钢模侧肋(30)上,并通过螺杆(34)安装在钢模侧肋(30)上,另一板的端部贴靠于固定连杆(34),上端模(31)上“L”型模板一板贴靠于固定连杆(33),上并通过紧固螺栓(36)连接,螺杆(34)和固定连杆(33)的端部相连;
步骤四、安装注浆管(9),预先将注浆管(9)的出液端伸入待注浆区,通过固定器将其固定的衬砌混凝土(5)凝滞后,连接套筒(16)与连接管(17)接入注浆设备;
步骤五、注浆,衬砌混凝土(5)终凝后,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向衬砌混凝土(5)和防水板(4)之间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距上一循环衬砌(7)由近及远的方式进行浇筑,停止注浆前压力值至少达到1.0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螺纹管固定器包括异形定位法兰(13),异形定位法兰(13)具有法兰螺孔(20),双向固定法兰(12)具有对应该法兰螺孔(20)的法兰螺柱(14),异形定位法兰(13)上法兰孔和异形定位法兰(13)上法兰孔均为螺纹孔且两者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紧固螺栓(36)上漏出下端模(32)和钢模侧肋(30)的部配合有紧固螺栓(36),紧固螺栓(36)和钢模侧肋(30)之间夹有垫板(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管(9)的顶端具有注浆管槽头(25),注浆管槽头(25)的内表设有槽头螺丝(26)。
6.隧道衬砌拱顶带模,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上施工方法浇筑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港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港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74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质防火门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线路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