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及包含该溜槽的自重式混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7683.X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3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雄;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江菲菲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重力 混合 溜槽 包含 自重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及包含该溜槽的自重式混合系统,包括一种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包括第一混合单元,第一混合单元为上下两端贯通的中空体,该第一混合单元内侧面设有朝向第一混合单元中心且向下倾斜的第一挡板。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提高两种以及两种以上不同物料的混合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及包含该溜槽的自重式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将两种以上不同物料进行混合的设备,尤其是在标准组合秤基础上,现有设备混合后的物料的混合度不高,如何提高两种以及两种以上不同物料的混合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及包含该溜槽的自重式混合系统,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提高两种以及两种以上不同物料的混合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包括第一混合单元,第一混合单元为上下两端贯通的中空体,该第一混合单元内侧面设有朝向第一混合单元中心方向延伸且向下倾斜的第一挡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混合单元由两个以上溜槽组成,每个溜槽均设为上下两端贯通的中空体,每个溜槽内侧面设有朝向第一混合单元中心方向延伸且向下倾斜的第一挡板;
或所述第一混合单元由两个以上溜槽组成一个上下两端贯通的中空体,每个溜槽内侧面设有朝向第一混合单元中心方向延伸且向下倾斜的第一挡板。
进一步,所述每个溜槽内侧面且靠近左侧部位和/或每个溜槽内侧面且靠近右侧部位,设有第一折边挡板;和/或所述溜槽之间设有第三折边挡板或第三折边。
进一步,所述第一混合单元的上端开口部大于或等于下端开口部;
所述第一挡板为两个以上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一挡板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板下部连接调整板,和/或所述第一折边挡板下部连接调整板。
进一步,所述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包括两个以上第一混合单元,位于上方的第一混合单元的下端开口对应相邻下方的第一混合单元的上端开口;
或所述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包括两个以上第一混合单元,位于上方的第一混合单元的下端开口对应相邻下方的第一混合单元的上端开口且位于下方的第一混合单元相较于相邻上方的第一混合单元呈比例缩小。
进一步,所述组合秤重力式混合溜槽包括第二混合单元,第二混合单元上下两端贯通的中空体,该第二混合单元内侧面设有朝向第二混合单元中心方向延伸且向下倾斜的第二挡板;
所述第一混合单元下端开口或最下方的第一混合单元下端开口和第二混合单元的上端开口相对应;或所述第一混合单元下端开口或最下方的第一混合单元下端开口插入第二混合单元的上端开口内;
所述第一混合单元呈圆台型或呈由多个面组成的锥台型;和/或所述第二混合单元呈圆台型或呈由多个面组成的锥台型。
进一步,所述第一混合单元由四个溜槽组成一个上下两端贯通且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的中空体,该中空体呈由16个倾斜面组成的锥台型;
每个溜槽内侧面靠中间部位并排设置两个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下部各连接一个调整板,每个溜槽内侧面靠左右两侧部位各设置一个第一折边挡板;所述溜槽和溜槽之间设有第三折边;
所述第二混合单元为一个上下两端贯通且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的中空体,该中空体呈由16个倾斜面组成的锥台型,每个倾斜面内侧设有1个第二挡板;
所述第一混合单元下端开口插入第二混合单元的上端开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76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钢管侧壁连续打孔机构
- 下一篇:一种粗己烷的精细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