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己烷的精细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7688.2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3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翠翠;牛同治;韩明;赵华;柴丽娜;李建伟;娄豪;王银盘;鲍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3/00;C10G67/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甬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09 | 代理人: | 沈春红 |
地址: | 47101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己烷 精细 加工 方法 | ||
一种粗己烷的精细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原料粗己烷与氢气充分混合后与反应产物换热,再经换热器加热至130~190℃,进入到载有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内,在加氢精制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精制反应,脱除原料中的芳烃和不饱和烃;反应后产物经过低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然后进入到分馏系统进行精细切割;反应产物首先进入到分馏系统的第一隔板塔中进行分离,塔顶出石油醚Ⅰ产品,侧线出混合碳六,然后混合碳六进入到脱正己烷塔中进行进一步切割,得到石油醚Ⅱ和正己烷产品;第一隔板塔的塔底产品至第二隔板塔进行分离,得到石油醚Ⅲ和W1‑30产品。具有能获得高质量己烷产品,同时增加副产品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本文涉及一种粗己烷的精细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导致石油产品工艺也在不断变化,现阶段粗己烷中己烷含量降低,C5组分及C7、C8等组分含量增加,原有的加工工艺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同时,原有的加工装置负荷增加,加工成本增加。为生产出高质量的己烷产品,同时增加副产品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很多厂家对粗己烷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优化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获得高质量己烷产品,同时增加副产品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的粗己烷的精细加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粗己烷的精细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原料粗己烷与氢气充分混合后与反应产物换热,再经换热器加热至130~190℃,进入到载有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内,在加氢精制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精制反应,脱除原料中的芳烃和不饱和烃;
(2)反应后产物经过低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然后进入到分馏系统进行精细切割;反应产物首先进入到分馏系统的第一隔板塔中进行分离,塔顶出石油醚Ⅰ产品;侧线出混合碳六,然后混合碳六进入到脱正己烷塔中进行进一步切割,得到石油醚Ⅱ(异己烷)和正己烷产品;第一隔板塔的塔底产品至第二隔板塔进行分离,得到石油醚Ⅲ和 W1-30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粗己烷:初馏点为20~60℃,终馏点为100~210℃,20℃时的密度为600~780kg/m3,庚烷含量12~50%。
本发明所述的加氢精制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0~240℃、反应压力为1.3~6.0MPa、体积空速为0.5~5.0h-1、氢油体积比为200~1500:1。
本发明所述的进行加氢精制反应的催化剂为镍系催化剂,外观为球形,催化剂比表面积为50~120m2/g,孔容为0.15~0.5ml/g,堆比重:0.6±0.02g/ml,径向耐压强度15~60N/粒。催化剂对粗己烷的加氢饱和及脱芳效果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粗己烷的精细加工方法是将原料与氢气混合后经反应进料/产物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经加热器加热至反应温度,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精制反应,脱除原料中的不饱和烃和芳烃等杂质。
本发明所述的分馏系统中包含两个隔板塔即第一隔板塔和第二隔板塔,一个板式塔即脱正己烷塔。
本发明所述的隔板塔,一塔可实现两塔功能,在提高热力学效率的同时降低装置的能耗,分馏精度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粗己烷的精细加工方法是反应产物经过气液分离后进入到第一隔板塔中进分馏,得到轻组分、混合碳六和重组分,轻组分作为石油醚Ⅰ产品出装置;混合碳六在脱正己烷塔中分离得到高含量的石油醚Ⅱ(异己烷)和正己烷产品;重组分进入到第二隔板塔中进行切割得到石油醚Ⅲ和W1-30产品,第二隔板塔塔顶的产品重新进入到分馏系统进行切割。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粗己烷的精细加工方法,反应产物通过分馏系统的精细切割可以得到五种不同牌号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7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