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供能深海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7788.5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国;李钧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2;F03B13/20;F03B1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李思坪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供 深海 电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供能深海电站,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再生能源发电装置、蓄电池和充电机构;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用于产生电能送至蓄电池存储;蓄电池用于输电至充电机构;充电机构用于为AUV供电;所以此方案能够通过再生能源发电装置产生电能为AUV进行供电,能源可再生、使用灵活,从而切实解决了现有AUV供电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海电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供能深海电站。
背景技术
现如今,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在海洋环境监测、海底地形地貌勘察、深海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逐渐展现了其强大的作用,但续航性一直制约着AUV进一步的发展。
针对AUV续航性差这一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分为增加AUV电池容量和大量铺设水下充电设备两种。前者由于电池技术的限制,较难在保证AUV良好机动性能的同时增大电池容量;而后者需要建设大量接入海底电缆的小型充电接口,对AUV的自航对接充电技术要求也很高,其分布范围更是受限于海底电缆的铺设范围。相比起频繁对AUV进行回收充电,使用固定的自供能海底电站对其补充能量显然是更经济的选择。
譬如,有利用水轮机组将深海海流能转换成直流电,再经变电站接入电网,也有利用可移动折展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进行供电。
但上述的两种深海电站类型在解决AUV续航性的问题上各有不足:前者是发电规模大的固定型海洋能电站,其主要的发电目标是并入电网,为陆地或海岛提供能源,无法为深远海处的AUV补充能量;后者则属于小型可移动的发电装置,发电体量不足,也缺乏与AUV充电对接的技术。
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AUV供电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供能深海电站,以解决现有AUV供电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供能深海电站,包括基座、设于所述基座上的再生能源发电装置、蓄电池和充电机构;所述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用于产生电能送至所述蓄电池存储;所述蓄电池用于输电至所述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用于为AUV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包括海流能发电装置和波浪能发电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包括所述海流能发电装置和所述波浪能发电装置;所述海流能发电装置包括水轮机组和海流能转换单元,所述水轮机组与所述海流能转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海流能转换单元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水轮机组用于放置于海水内,所述水轮机组的转动用于驱动所述海流能转换单元产生电能并送至所述蓄电池;所述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获能浮子和波浪能转换单元,所述获能浮子与所述波浪能转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波浪能转换单元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获能浮子用于放置于海面上,所述获能浮子的运动用于驱动所述波浪能转换单元产生电能并送至所述蓄电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贯通所述基座相对的两侧,所述海流能发电装置设于所述导流槽内;所述蓄电池围成有竖向槽,所述波浪能发电装置设于所述导流槽的上方,所述获能浮子的底部与所述波浪能转换单元连接,所述波浪能转换单元插入所述竖向槽内,所述波浪能发电装置用于在波浪的推动下沿所述竖向槽进行上下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机构包括多个充电平台,多个所述充电平台设于所述基座的顶面,所述充电平台用于为所述AUV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供能深海电站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设于所述基座的外部,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发送声学定位信息至所述AUV,以使所述AUV与充电平台定位匹配连接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平台为四个,四个所述充电平台围绕所述蓄电池的周侧呈对称布置;所述通信模块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通信模块设于两个所述充电平台之间,另一个所述通信模块设于另外两个所述充电平台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7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虾共养田水位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菌抗病毒纺织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