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芩黄酮类化合物和/或金属离子络合剂在增效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抗菌作用中的新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178359.X 申请日: 2020-10-29
公开(公告)号: CN112245566B 公开(公告)日: 2022-06-03
发明(设计)人: 胡功政;崔小蝶;吴华;贺丹丹;翟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8/12 分类号: A61K38/12;A61P31/04;A61K31/7048;A61K31/352;A61K33/42;A61K31/198
代理公司: 郑州知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3 代理人: 韩松
地址: 450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黄芩 酮类 化合物 金属 离子 络合 增效 菌素 抗生素 抗菌 作用 中的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黄芩黄酮类化合物和/或金属离子络合剂在增效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抗菌作用中的新用途。经体外试验证明:黄芩黄酮类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络合剂联合与多黏菌素类抗菌药合用,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菌活性,并能逆转细菌对多肽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因此可用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的增效剂,并用于制备复方制剂。在临床多黏菌素类抗生素药物耐药性日趋普遍、耐药程度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本发明新用途可以使耐药细菌恢复对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可降低黏菌素等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剂量,提高抗菌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黄芩黄酮类化合物和/或金属离子络合剂在增效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抗菌作用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常简称为多黏菌素)是具有广谱抗阴性菌作用的阳离子多肽,主要通过分子中的聚阳离子环与细菌细胞外膜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上的类脂A作用,置换外膜中的钙、镁等阳离子,破坏阴性菌带负电荷的外膜而降低细胞膜稳定性,增加细胞外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流产生杀菌作用。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将多黏菌素分为多黏菌素A、B、C、D、E、K、M和P共8种,其中仅多黏菌素B(Polymycin B) 和多黏菌素E(Polymycin E,又名黏菌素Colistin,Col)两种毒性较低,已广泛用于临床,其余数种均因毒性过大而不能在临床应用。多黏菌素B及黏菌素在1960年代曾被用于治疗重症绿脓杆菌或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此后由于新的低毒、效好的抗生素陆续开发,此两药已逐渐被替代。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耐药性的不断严重,常用抗菌药物(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的疗效已大大降低。多黏菌素由于其耐药性低,被国内外誉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随着多黏菌素在临床、畜牧业及农业上使用的逐年增加以及其他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发生,导致其对革兰阴性菌的治疗效果相对下降,出现了多种多黏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因此,在不增加多黏菌素用量甚至在减少用药量的情况下,利用增效剂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特别是耐多黏菌素的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症。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并具有明显药理作用的是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和汉黄芩苷、白杨素、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蝴蝶素等黄酮类成分(即黄芩黄酮类化合物)等。黄芩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药物中的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例如具有抗菌、抗病毒、抑制肿瘤、抗感染、抗变态反应、免疫功能的调节、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例如,黄芩苷(Baicallin)是从黄芩中提取的主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抗炎、清热解毒、螯合金属离子、镇静、降压、神经保护作用等药理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染、肺炎、肝炎、高血压等疾病。有报道黄芩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菌有抑制作用,但与抗生素或合成抗菌药相比,其抗菌活性较弱。黄芩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金属离子络合剂包括EDTA-2Na(依地酸二钠)、EDTA Ca-Na2(依地酸钙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是能与Mg2+、Ca2+、Mn2+、Fe2+等二价金属离子结合的螯合剂。螯合剂分子与金属离子的强结合作用,将金属离子包合到螯合剂内部,变成稳定的、分子量更大的化合物,从而阻止金属离子起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黄芩黄酮类化合物和/或金属离子络合剂在增效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抗菌作用中的新用途。

所述的黄芩黄酮类化合物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白杨素、野黄芩苷、野黄芩素和木蝴蝶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多黏菌素为黏菌素(即多黏菌素E)或多黏菌素B。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8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