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脱硫脱硝的烧结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8585.8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3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筠;曾景祥;黄明忠;李富勇;唐刚;黄安军;曾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市蓝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博企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2 | 代理人: | 李绍飞 |
地址: | 61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脱硫 烧结 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同时脱硫脱硝的烧结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活性焦吸附塔和活性焦再生塔,所述吸附塔进料口和再生塔排料口通过送料装置连通;吸附塔出料口和再生塔进料口通过送料装置连通,且吸附塔上设有进烟口和排烟口;塔体从上到下设有三个工作位,分别为缓存位、反应位和排料位,进烟口位于排料位与反应位之间;排烟口位于缓存位与反应位之间,活性焦吸附塔包括塔体,塔体内设有三个用于承载活性焦的承载仓,承载仓为方槽型,承载仓底部为可通气的网;承载仓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在缓存位、反应位及排料位循环位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同时脱硫脱硝的烧结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是钢铁冶炼过程中SO2和NOx最大的产生源,约有51%~62%的SO2及48%的NOx来自烧结工序,因此,烧结烟气处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脱硫脱硝的过程。为了节省工艺时间及节省占地面积,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已经成熟的应用在了烧结烟气处理技术上。现有的同时脱硫脱硝分为干法脱硫脱硝和湿法脱硫脱硝,其原理都是通过能够同时脱硫和脱硝的化学制剂对烟气进行处理,且此化学制剂是可再生的,再生后被重复送往脱硫脱硝塔。
活性焦脱硫脱硝是属于干法脱硫脱硝的一种,活性焦脱硫脱硝工艺的实现主要依靠的是吸附塔和再生塔,吸附塔的入料口和再生塔的出料口通过送料装置连接,吸附塔的出料口和再生塔的进料口通过送料装置连接,送料装置一般为螺杆送料器。吸附塔中,活性焦一般设置在三个区域,分别是顶部的缓冲仓、中部的吸附仓和底部的排出仓。吸附塔的进烟口位于吸附仓和排出仓之间,排烟口位于吸附仓和缓冲仓之间。其中,缓冲仓、吸附仓、排出仓的底部皆为网制成的漏斗,网使得气体可通过,而活性焦无法通过。活性焦通过漏斗向下一高度。而这样的结构的缺点是:吸附塔内活性焦停留时间一般为5~7天,吸附塔体积较大,塔内装填的活性焦量大,吸附塔每次填装时,从顶部加料进入塔顶,出料方式也为活性焦落下到排出仓出料,由于吸附塔高达20~30米,活性焦落差在10m左右,活性焦直径约9mm,多为圆柱状,强度不高,这样的填料方式及出料方式会导致一定数量的活性焦破碎,会导致活性焦强度降低,影响活性焦循环使用。活性焦破碎时产生较多的焦粉,可能增加烟气中颗粒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同时脱硫脱硝的烧结烟气处理装置,基于现有技术中的吸附塔和再生塔结构,对活性焦进料和出料的方式进行改变,从而避免活性焦由于落差问题导致的破碎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同时脱硫脱硝的烧结烟气处理装置,包括活性焦吸附塔和活性焦再生塔,所述吸附塔进料口和再生塔排料口通过送料装置连通;吸附塔出料口和再生塔进料口通过送料装置连通,且吸附塔上设有进烟口和排烟口;塔体从上到下设有三个工作位,分别为缓存位、反应位和排料位,进烟口位于排料位与反应位之间;排烟口位于缓存位与反应位之间,活性焦吸附塔包括塔体,塔体内设有三个用于承载活性焦的承载仓,承载仓为方槽型,承载仓底部为可通气的网;承载仓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在缓存位、反应位及排料位循环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驱动承载仓位移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有两个,分别可旋转设置在塔体内对应的两侧,并在电机作用下旋转;第二螺杆有两个,分别可旋转设置在塔体内对应的另外两侧,并在电机的作用下旋转;第一螺杆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螺母,其初始位置在排料位;第二螺杆上分别高低设有两个第二螺母,且初始位置分别位于缓存位和反应位;
承载仓为长方槽型,分为承载仓A部和承载仓B部,承载仓A部和承载仓B部沿着长方槽中心线分为两边,此中心线与长方槽长边平行;承载仓的两个长边分别通过可调连接件与第一螺母可拆卸连接,第一螺母上设有电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蓝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市蓝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8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线电机自动门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介电陶瓷粉末制备用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