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8690.1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0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曾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俊峰 |
主分类号: | A61K36/714 | 分类号: | A61K36/714;A61K9/06;A61P37/08;A61P11/02;A61P11/04;A61P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秦琼 |
地址: | 529321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穴位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所述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制附子、白芥子、藿香、细辛、丁香、甘遂、肉桂、乳香、元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通过将包括制附子、白芥子、藿香、细辛、丁香、甘遂、肉桂、乳香、元胡在内的9种原料进行复配,使得所述各种原料相辅相成,共奏温肺散寒、清宣肺气、舒经活络、散风通窍之功,本发明对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过敏性哮喘在内的多种过敏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治疗范围广、治疗时间短、治疗安全性高以及治疗成本低廉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过敏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最有效的是脱敏治疗,主要是通过舌下给药,特异变应原舌下吸收,从而启动脱敏反应。血清IgG4水平上升,Th2/Th1细胞比值改善,为特异性脱敏,只针对特异性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对未检测到和未知晓的变应原还会过敏,治疗范围太窄。另外,舌下脱敏时间长达2-5年,治疗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所述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为穴位非特异性脱敏外用药物,治疗时间仅10天左右,具有治疗范围广,治疗时间短,安全、可靠的特点。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制附子、白芥子、藿香、细辛、丁香、甘遂、肉桂、乳香、元胡。优选的,所述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附子1-3重量份、白芥子0.5-1.5重量份、藿香0.5-1.5重量份、细辛1-3重量份、丁香0.5-1.5重量份、甘遂0.2-1重量份、肉桂0.2-1重量份、乳香0.5-1.5重量份、元胡0.5-1.5重量份。更优选的,所述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附子2重量份、白芥子1重量份、藿香1重量份、细辛2重量份、丁香1重量份、甘遂0.5重量份、肉桂0.5重量份、乳香1重量份、元胡1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制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为君药。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二者共为臣药。甘遂泻水逐肿,消肿散结;肉桂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利关节,补中益气;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元胡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共为佐药。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丁香温中,暖肾,降逆,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肺散寒、清宣肺气、舒经活络、散风通窍之功。
本发明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于穴位使用,结合物理性穴位刺激,有变应原(变应原)的作用,能产生非特异性脱敏效果,可使血清IgG4水平上升,Th2/Th1细胞比值改善。本发明采用中西医交叉学科思维,充分利用中医穴位经络治疗过敏性疾病,将穴位经络治疗与脱敏相结合。试验证实,本发明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对多种过敏性疾病有效,包括但不限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过敏性哮喘。在治疗上述几种疾病时,可取穴双侧风池、肺俞、膏肓俞、关元,结合热或力的刺激,例如局部艾灸、按摩等方式可收到较好的脱敏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穴位脱敏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适合外用的药物剂型,优选为外用膏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穴位脱敏中药膏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取制附子、白芥子、藿香、细辛、丁香、甘遂、肉桂、乳香、元胡,经分别干燥、粉碎后,得到各原料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细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粉;优选的,所述各原料细粉的粒径为120-300目,更优选的,所述各原料细粉的粒径为200目;
(2)生姜洗净后捣碎,无菌纱布挤压取汁,得到姜汁;
(3)向混合药粉中加入姜汁,搅拌成为膏状,即为所述穴位脱敏中药膏剂,优选的,所述混合药粉质量与姜汁的体积比为3g:0.6-1.5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俊峰,未经曾俊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8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香型白酒的高粱发酵及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