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凹腔激波聚焦爆震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8713.9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3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家权;吴杰;司马学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7/02 | 分类号: | F02K7/02;F02C5/02;F02C7/264;F02C7/26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激波 聚焦 燃烧 装置 | ||
1.一种旋转凹腔激波聚焦爆震燃烧装置,包括进油管(1)、旋转燃烧室、燃油喷嘴(8)和进气室外壳(9),所述进气室外壳(9)的一端设有进气入口,其另一端同轴嵌套连接于所述旋转燃烧室,所述旋转燃烧室与所述进气室外壳(9)构成进气室(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外壁(2)、燃烧室内壁(6)和电动机(3);
所述燃烧室内壁(6)同轴周向设置于所述燃烧室外壁(2)开口处的内表面,所述燃烧室内壁(6)的凹腔构成与所述燃烧室外壁(2)开口方向相同的燃烧腔(5);所述电动机(3)设置于所述燃烧室外壁(2)与所述燃烧室内壁(6)合围的腔室内;
所述燃烧室内壁(6)的壁面沿周向设有多个燃烧室内壁壁面喷嘴(7),所述燃烧室外壁(2)的壁面周向设有与所述燃烧室内壁壁面喷嘴(7)对应的多个燃烧室外壁壁面喷嘴(4);所述燃烧室外壁壁面喷嘴(4)与所述燃烧室内壁壁面喷嘴(7)的张角相同且连通时形成射流通道;
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燃烧室内壁(6),用于带动所述燃烧室内壁(6)贴合于所述燃烧室外壁(2)的内表面旋转以使所述燃烧室内壁壁面喷嘴(7)与燃烧室外壁壁面喷嘴(4)连通或错位不连通,从而实现所述射流通道的接通或关闭;
所述进油管(1)由所述进气室外壳(9)外部经所述进气室(10)、所述燃烧室外壁(2)和所述电动机(3)转轴后连接于位于所述燃烧腔内的所述燃油喷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凹腔激波聚焦爆震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壁壁面喷嘴(7)沿所述燃烧室内壁(6)的壁面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燃烧室外壁壁面喷嘴(4)沿所述燃烧室外壁(2)的壁面周向均匀分布且与所述燃烧室内壁壁面喷嘴(7)分布位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凹腔激波聚焦爆震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间隔角度α和喷嘴中心线夹角β满足:
α=2πn/f;
β=2π/N-2πn/f;
其中n为燃烧室内壁转速,f为射流通道的开闭频率,N为喷嘴布置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凹腔激波聚焦爆震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外壁壁面喷嘴(4)为圆台形射流喷嘴,其张角为0~120度;所述燃烧室内壁壁面喷嘴(7)为圆台形射流喷嘴,其张角为0~12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凹腔激波聚焦爆震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壁壁面喷嘴(7)与所述燃烧室外壁壁面喷嘴(4)的轴线完全重合且所述燃烧室内壁壁面喷嘴(7)与所述燃烧室外壁壁面喷嘴(4)相邻处的孔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凹腔激波聚焦爆震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壁(6)为弧形凹面,所述弧形凹面用于使激波发生反射和聚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转凹腔激波聚焦爆震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室外壳(9)由依次同轴相连的第一圆柱面、圆滑曲面和第二圆柱面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凹腔激波聚焦爆震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外壁(2)由同轴布置的第三圆柱面和椭球面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旋转凹腔激波聚焦爆震燃烧装置,所述第一圆柱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面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旋转凹腔激波聚焦爆震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柱面的直径小于第三圆柱面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87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