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SG-6基因在预测结直肠癌转移及预后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8863.X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6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孜欢;刘彬彬;刘腾飞;冯杏芝;刘依婷;蒋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sg 基因 预测 直肠癌 转移 预后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结直肠癌转移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及其应用。其中,所述的分子标记物为TSG‑6基因。本发明人研究发现,TSG‑6基因在临床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转移发生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能够通过多个调控途径促进结直肠癌发生转移。本发明通过对结直肠癌中TSG‑6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将TSG‑6作为肿瘤分子诊断标记物应用于临床结直肠癌转移诊断及预后评估中,为结直肠癌转移发生早期诊断及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生物诊断及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TSG-6基因在预测结直肠癌转移及预后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排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全球每年新发的患者约为120万例,死亡近70万例;约30%的患者最后会发展为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而mCRC是导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局部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常用化疗药物或者靶向药物治疗防止转移的发生。然而,仍有大约30%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出现转移,并且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有约13%。转移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关于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尚未找到能够有效预测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因此,急需寻找能够有效预测结直肠癌转移的标志物。
人TSG-6基因位于人染色体2q23.3,mRNA全长1439bp,其76-909nt核苷酸编码一个由2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31kd。TSG-6(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stimulate gene 6)也称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是一种细胞因子,其主要表达于软骨细胞、滑膜细胞、单核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具有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中。已有的研究显示,TSG-6基因参与多种机体炎症反应应答,作为一种抑炎因子,其主要通过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细胞外基质病理反应而发挥作用。但是TSG-6基因在肿瘤中的作用却鲜有报道。因此,本发明人研究了TSG-6基因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验证其是否能作为有效预测结直肠癌转移的新的标志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临床结直肠癌及其转移缺乏有效诊断标记物的情况,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预测结直肠癌转移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分子标记物——分泌型蛋白TSG-6,通过检测TSG-6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对结直肠癌转移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利用Oncomine以及TCGA在线数据库分析了TSG-6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发现TSG-6在结直肠癌中显著高表达(图1),并且在CMS4型结直肠癌中表达最高(图2),CMS4型肠癌是与转移密切相关的一种分型。另外,生存分析提示TSG-6的高表达的患者拥有更低的生存率(图3)。本发明人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肠癌组织以及配对的癌旁组织进行了RNA的提取,用RT-qPCR技术检测了组织中TSG-6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肠癌组织中TSG-6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图4)。另外,相较于非转移患者,转移患者肠癌组织中TSG-6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图5)。接着,我们对结直肠癌病人的肠癌标本制作的病理切片和组织芯片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证实TSG-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图6,图7);根据TSG-6免疫组化评分结合临床生存资料分析,发现TSG-6的高表达与较差的生存预后相关(图8),与数据库的生存分析结果一致;并且TSG-6的表达水平与肠癌患者的较晚分期和发生复发或转移呈正相关(图9)。然后,对过表达TSG-6的结直肠癌细胞进行功能实验的验证,qPCR验证过表达效果(图10),结果显示TSG-6不影响肠癌细胞的增殖(图11),但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图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8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