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出行路线规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8886.0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4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强;李权;陈天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行 路线 规划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行路线规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收集的历史轨迹数据确定路网中各个路段在不同时刻对应的行驶时间,而后分别确定出发地铁乘车站以及目的地铁乘车站,接下来根据出发地、出发地铁乘车站、目的地以及目的地铁乘车站,获得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对应的出租车和地铁组合的出行路线,最后获取预设时刻作为出发时间,将所述出行路线与所述路网中的路段进行匹配,利用匹配结果以及路网中各个路段在不同时刻对应的行驶时间计算所述出行路线的出行代价,并根据不同出行代价维度选择在不同维度上最优路线。通过提供出租车和地铁组合的出行路线,并对出行代价进行预测从而优化出行路线、缩短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科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行路线规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地铁因其速度高、容量大、时间准等优点,已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首选。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线网密度相对较低、地铁站的分布比较稀疏的特点,产生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因此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有效衔接才能发挥其运输优势。然而乘坐地面公共交通工具至地铁站的出行时间的可控性较低,可能导致整体出行时间变长。所以对于出行时间要求较高的人群来说,缩短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时间的可预测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地图供应商只能做一些较为单一的通行方式的推荐,无法同时结合地铁和打车这两种通行方式进行推荐。比如用户地铁到达一个地方发现临近目的地需要转公交车,但是其想下地铁后选择打车的方式继续前往目的地。这个时候现有的地图供应商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他只能是选搜索目的地周边都有哪些地铁站,然后查一下附近的地铁站到目的地的打车的代价(代价包括时间,距离,价格),然后再查询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地铁的代价。然后人工的手动进行查询比较,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行路线规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推荐出行路线,不能满足对于出行时间要求较高的人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出行路线规划方法,应用于待检测用户对应的移动设备,所述的出行路线规划方法包括:
利用收集的历史轨迹数据确定路网中各个路段在不同时刻对应的行驶时间;
分别确定与出发地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出发地铁乘车站,以及与目的地距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目的地铁乘车站;
根据所述出发地、所述出发地铁乘车站、所述目的地以及所述目的地铁乘车站,获得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对应的出租车和地铁组合的出行路线;
获取预设时刻作为出发时间,将所述出行路线与所述路网中的路段进行匹配,利用匹配结果以及路网中各个路段在不同时刻对应的行驶时间计算所述出行路线的出行代价,并根据不同出行代价维度选择在不同维度上最优路线。
进一步地,所述路网中各个路段包括多个道路片段,所述利用收集的历史轨迹数据确定路网中各个路段在不同时刻对应的行驶时间的步骤包括:
基于预设时间长度对所述路网中各个路段进行虚拟分割,得到各个路段各自对应的多个道路片段;
基于预设的时刻列表,将所述历史轨迹数据与各个道路片段进行匹配,得到各个道路片段在不同时刻各自匹配的轨迹数据,将所述不同时刻匹配的轨迹数据对应的实际行驶时长作为所述道路片段在不同时刻对应的行驶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预设的时刻列表,将所述历史轨迹数据与各个道路片段进行匹配,得到各个道路片段在不同时刻各自匹配的轨迹数据,将所述不同时刻匹配的轨迹数据对应的实际行驶时长作为所述道路片段在不同时刻对应的行驶时间的步骤之后,包括:
确定道路片段在所述预设的时刻列表中各个时刻对应的行驶时间是否存行驶时间为初始值的待评估时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8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