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空调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9252.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3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城集团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8 | 分类号: | F24F11/58;F24F11/64;F24F11/65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郑耀敏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平台 空调 控制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空调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用户通过终端在物联网平台操控空调设备的自定义模式,每个自定义模式包括模式标识、开关状态、时间条件及对应的指令;物联网平台发送所述自定义模式至智能主机;智能主机依据所述自定义模式更新模式数据库;智能主机依据模式数据库,对对应的空调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具备普遍适用性,且能够完全满足用户的个体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空调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舒适性调节技术,主要依靠空调自身模块的调节功能,通过不同方式对环境温度、人体状态等数据的采集,为用户设计舒适参数,来达到单次调节环境的效果。譬如申请号为CN201710111794.2,名称为《空调舒适性控制方法》的专利申请,公开了空调运行时,获取空调所处房间的当前环境温度,判断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是否满足冷热度控制条件;若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满足所述冷热度控制条件,控制空调执行冷热度控制过程。该申请可提高空调控制的舒适性。又有,申请号为CN201611257686.8,名称为《控制系统、睡眠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其睡眠控制方法》,公开了当移动终端开启智能穿戴设备的睡眠上报模式,且智能穿戴设备绑定空调器时,获取室内辐射温度以及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的用户的睡眠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睡眠状态参数获得空调器对应所述睡眠上报模式下的舒适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室内辐射温度对所述舒适运行参数进行修正,并控制所述空调器根据修正后的舒适运行参数运行空调睡眠模式。该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睡眠控制装置、空调器以及睡眠控制系统,可以在睡眠模式下,根据室内辐射温度对室内设定温度进行修正,以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上述现有的空调舒适性调节方式,要么需要通过购买特定功能的空调才能实现;要么无论使用哪种舒适方案,都不能完全满足用户个体需求,缺少用户自定义的功能;要么只能现场控制,受空间限制。因此,有需求提供一种全新的空调控制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空调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具备普遍适用性,且能够完全满足用户的个体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空调控制方法,包括:
用户通过终端在物联网平台操控空调设备的自定义模式,每个自定义模式包括模式标识、开关状态、时间条件及对应的指令;
物联网平台发送所述自定义模式至智能主机;
智能主机依据所述自定义模式更新模式数据库;
智能主机依据模式数据库,对对应的空调设备进行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空调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终端、物联网平台、智能主机和空调设备;所述系统还包括程序,当所述程序被分配至终端、物联网平台和智能主机上的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空调控制方法所包含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空调控制系统,据此实现对任意空调依据自定义模式进行控制。本发明具体通过终端登录物联网平台,提供对任一空调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自定义的途径;通过物联网平台转发自定义模式给智能主机,由智能主机对各个空调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自定义模式进行整合并存储在模式数据库,实现对模式数据统一和妥善地管理,并且能够支持智能主机在后续直接依据模式数据库执行空调舒适性调节机制,最终获取一种全新的空调自定义控制方式。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完美满足个体的舒适性调节需求,显著提高用户体验;而且不受空调设备的功能限定,能够兼容各种空调设备;进一步地,操控也不受空间限定,同时支持远程操控和现场操控,实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城集团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阳光城集团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9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住宅小区湿垃圾废水回收设备
- 下一篇:西部矿区开采扰动下矿井水来源判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