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四旋翼姿态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9427.4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6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贾茹茹;宗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控制 四旋翼 姿态 方法 | ||
1.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四旋翼姿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针对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工作原理,建立四旋翼姿态角的数学模型,得到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横滚通道、俯仰通道和偏航通道的动态耦合;
S2:将以上述横滚通道、俯仰通道和偏航通道的动态耦合视为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内部扰动,同时基于四旋翼无人飞行器受到的外部扰动,对上述动态耦合进行解耦处理;
S3:根据分离定理和解耦后的四旋翼姿态角数学模型,设计改进的自抗扰控制器组合,所述改进的自抗扰控制器组合由3个改进的自抗扰控制器组成,包括横滚通道、俯仰通道和偏航通道的控制器,每个改进的自抗扰控制器由跟踪微分器、高阶滑模观测器和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三部分组成;
S4:通过输入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实时姿态角,所述改进的自抗扰控制器组合输出下一刻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姿态角控制输出,用来使四旋翼无人飞行器沿着既定的轨迹进行飞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四旋翼姿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四旋翼姿态角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姿态角[φ,θ,ψ]T中φ、θ、ψ分别为滚动角、俯仰角和偏航角,Jp为四旋翼绕电机的转动惯量,k1,k2,k3分别代表四旋翼绕各轴受到的阻力系数,Ωr=-w1+w2-w3+w4,wi(i=1,2,3,4)表示第i个旋翼的转速,I=diag{Ix,Iy,Iz}为机体坐标系下的转动惯量阵,u1,u2,u3分别表示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横滚通道、俯仰通道和偏航通道的控制输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四旋翼姿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解耦处理后,四旋翼姿态角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fi(1=1,2,3)是作用于四旋翼系统各通道的内部扰动和外部扰动的总和,且dφ,dθ,dψ分别表示作用于横滚通道、俯仰通道、偏航通道的外部扰动,[φ,θ,ψ]T中φ、θ、ψ分别为滚动角、俯仰角和偏航角,Jp为四旋翼绕电机的转动惯量,Ωr=-w1+w2-w3+w4,wi(i=1,2,3,4)表示第i个旋翼的转速,I=diag{Ix,Iy,Iz}为机体坐标系下的转动惯量阵,k1,k2,k3分别代表四旋翼绕各轴受到的阻力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四旋翼姿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微分器为:
其中,θd为俯仰角的设定值,θd1为过渡过程,θd2为提取俯仰角的微分信号,r表示该跟踪微分器对输入信号的跟踪速度,h为运算步长,fhan(x1,x2,r,h)为最速控制综合函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四旋翼姿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阶滑模观测器为:
其中,z1为观测器对俯仰角θ的观测值,z2为俯仰角加速度的观测值,z3为俯仰通道“总扰动”的观测值,b=1/Iy,L为利普希茨常数,且L>0,sign(·)为符号函数,βi(i=1,2,3)为观测器可调参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四旋翼姿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为:
其中,e1为俯仰角误差,e2为俯仰角速度误差,z1为观测器对俯仰角θ的观测值,z2为俯仰角加速度的观测值,z3为俯仰通道“总扰动”的观测值,αi决定了非线性函数的形状,ηi决定了非线性函数的范围,γ决定了非线性函数的中心位置,β01,β02为控制器可调增益,新的非线性函数newfal(·)的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94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焊丝绞合机
- 下一篇:女儿墙防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