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最小核临界事故辐射源项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9655.1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7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邵增;霍小东;易璇;刘国明;胡小利;李云龙;杨海峰;于淼;陈添;费钧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21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最小 临界 事故 辐射源 计算方法 | ||
1.一种最小核临界事故辐射源项的计算方法,包括:
(1)通过核临界事故情景假设分析,筛选出临界事故的情景假设;
(2)针对影响源项能谱的临界事故情景,建立最小核临界事故计算模型;
(3)进行辐射源项数据分析计算,采用三次有差别计算的方式得到最小核临界事故裂变数、泄漏中子数及其能谱、泄漏光子数及其能谱的计算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小核临界事故辐射源项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核临界事故情景假设分析,从可能发生临界事故的各种机理出发,分析可能引发临界的某种临界机理的现象、始发事件及其发生的可能性,最终筛选出临界事故的情景假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小核临界事故辐射源项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最小核临界事故计算模型,包括某种临界事故情景假设下的设备本体模型或简化几何模型,并在模型外表面2m处设置一个薄壳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最小核临界事故辐射源项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简化几何模型是依据所分析设备的料液特点和几何特征,采用简化几何结构分别分析其在盛装类似料液下的最小临界体积,并在此最小临界体积下分别计算最小核临界事故的辐射源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最小核临界事故辐射源项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化几何结构可以为球状、圆柱或环形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小核临界事故辐射源项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三次有差别计算包括:
a)临界计算,进行中子输运计算,中子输运计算时裂变中子源的产生信息被写入到中间文件;
b)固定源计算,进行中子-光子联合输运计算,读入a)临界计算转存的裂变中子源信息中间文件,关闭裂变截面且不产生裂变光子;
c)固定源计算,进行中子-光子联合输运计算,读入a)临界计算转存的裂变中子源信息中间文件,关闭裂变截面但正常产生裂变光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最小核临界事故辐射源项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a)临界计算中写入到中间文件的裂变中子源的产生信息包括位置坐标、裂变反应核素、裂变源中子产生数目及其能量、方向。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最小核临界事故辐射源项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三次有差别计算得到的易裂变材料区域发生的总裂变数、易裂变材料区域总的裂变中子产生数、设备表面2m处的中子剂量率计数结果、泄漏出设备表面的中子总数,并利用c)固定源计算得到的泄漏出设备表面的光子总数和设备表面2m处的光子剂量率减去b)固定源计算得到的泄漏出设备表面光子总数和设备表面2m处的光子剂量率得到裂变光子的泄漏部分,通过对裂变光子和反应光子分别归一,并与最小核临界事故定义的总吸收剂量0.2Gy/min进行比较,以得到最小核临界事故裂变次数和泄漏中子数及其能谱、泄漏光子数及其能谱的计算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96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