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石料生产分选除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9975.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俊 |
主分类号: | B02C23/14 | 分类号: | B02C23/14;B02C23/16;B07B9/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陈仕超 |
地址: | 744000 甘肃省平凉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石料 生产 分选 除尘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石料生产分选除尘系统,总体支架上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振动筛分筛机、冲击式石料整形机、动态净化分离室、风力撞击筛选除尘室和细料振动筛分筛机,石料依次经过振动筛分筛机、冲击式石料整形机、动态净化分离室、风力撞击筛选除尘室和细料振动筛分筛机的过程中,将从石料中除去的石粉粉尘收集到含尘气体总管道内部;且石料在动态流动过程中更易于使其与石粉粉尘分离,通过总抽尘风机将含尘气体总管道内部的含尘气体送入沉降室并依次经过旋风除尘器和含尘气体净化室,随后经过含尘气体净化室对旋风除尘器排出的气体进行进一步净化,从而提高对含尘气体的进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料分选除尘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石料生产分选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石料处理过程中,大块石料经料仓由振动给料机均匀地送进颚式破碎机或者锤石破碎机进行粗碎,粗碎后的石料由胶带输送机送入圆锥破碎机(或反击式破碎机)进行中碎,中碎后的石料由胶带输送机送进振动筛分筛机进行筛分,成品砂子(筛下物)由胶带输送机送至洗砂机清洗后再通过胶带输送机送至成品料堆,大颗粒石料(筛上物)由胶带输送机送至冲击式石料整形机进行细碎,振动筛分筛机一般为两层筛结构,还有三层结构的细料振动筛分筛机,但是在振动筛分筛机和冲击式石料整形机以及其他破碎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石粉粉尘,有些石粉粉尘掺杂在石料中,还有些石粉粉尘附着在石料上,然而石粉用途广泛,用其制造的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见,例如:塑料、钙片、化妆品、衣服、牙膏等等;而且石料上如果附着石粉粉尘也会影响石料成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石料在经过振动筛分筛机和冲击式石料整形机以及其他破碎机的处理后产生大量的石粉粉尘进行收集处理的矿山石料生产分选除尘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矿山石料生产分选除尘系统,包括振动筛分筛机、冲击式石料整形机、细料振动筛分筛机、沉降室和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总体支架、动态净化分离室、风力撞击筛选除尘室、含尘气体净化室和含尘气体总管道;
所述总体支架上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振动筛分筛机、冲击式石料整形机、动态净化分离室、风力撞击筛选除尘室和细料振动筛分筛机,且振动筛分筛机依次连接冲击式石料整形机、动态净化分离室、风力撞击筛选除尘室和细料振动筛分筛机;
所述振动筛分筛机、冲击式石料整形机、动态净化分离室、风力撞击筛选除尘室和细料振动筛分筛机上均设置有抽尘子管道、且每一所述抽尘子管道均与含尘气体总管道连接相通;
所述总体支架上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沉降室、旋风除尘器和含尘气体净化室,且沉降室依次连接旋风除尘器和含尘气体净化室;
所述含尘气体总管道上端与沉降室连接,且含尘气体总管道上端设置有总抽尘风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动态净化分离室包括分离室本体、分料锥、阻滞板、滤尘筒和抽风装置;所述分离室本体底部具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分离室本体顶部具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分料锥位于分离室本体内上端并与其固定,且分料锥的上端细下端粗;所述滤尘筒位于分离室本体内部且位于分料锥的下端,且滤尘筒与分料锥同轴心设置,所述滤尘筒的上端与分料锥固定且位于分料锥内,所述滤尘筒的下端与分离室本体固定;所述滤尘筒上均布开设有多个滤尘孔;所述阻滞板呈上端粗下端细的锥形结构,所述阻滞板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阻滞板等间距设置于分离室本体内并且与滤尘筒同轴心设置,所述阻滞板的上端固定于分离室本体上,每两个所述阻滞板之间均设置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呈上端细下端粗的锥形结构,且过渡板套设于滤尘筒上并且过渡板的上端与滤尘筒固定;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抽风管路和集尘罩,所述集尘罩位于滤尘筒内上端,所述集尘罩呈上端细下端粗的锥形结构,所述集尘罩下端与滤尘筒固定,所述抽风管路一端与集尘罩上端连通并固定、抽风管路另一端贯穿滤尘筒、分料锥与分离室本体延伸至外部;所述滤尘孔为百叶孔,所述动态净化分离室上的抽尘子管道与抽风管路自由端同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俊,未经杨国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9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