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过高压力自动释放结构的高压罐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0008.2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楠;孟庆良;关倩;陈红;刘友华;李海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凡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4;F17C13/12;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过高 压力 自动 释放 结构 高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过高压力自动释放结构的高压罐,包括外罐和弹性机构,所述外罐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且外罐的下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两侧设置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右管道,所述右管道的对称面设置有左管道,且左管道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左管道的中部设置有备用罐,且备用罐的前端设置有抽气口。该具有过高压力自动释放结构的高压罐设置有弹簧,弹簧在堵块的竖直中轴线上,当堵块向外运动时,弹簧受力进行收缩,内罐中释放的高压气体通过堵块表面两侧通孔及顶板表面排气孔传输至管道内,在两边压强平衡时,堵块受到弹簧的回弹力恢复原状,通孔被限位块堵住不再进行气体释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过高压力自动释放结构的高压罐。
背景技术
储存高压下的气体,比如氢气的高压罐要求具有高抗压性,例如在制造或运输期间发生意外的碰撞导致高压罐内的容积发生变化从而内部压强过大发生破裂,那么在使用期间可能会导致这种高压罐发生气体泄漏甚至爆炸。
现有的高压罐不具有过高压力自动释放的结构导致内部压强较大时罐体发生形变从而增加安全隐患,高压罐往往只存有一个通用的进出气口导致内部气体难以排空从而影响不同气体的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高压力自动释放结构的高压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高压罐不具有过高压力自动释放的结构导致内部压强较大时罐体发生形变从而增加安全隐患,高压罐往往只存有一个通用的进出气口导致内部气体难以排空从而影响不同气体的运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高压力自动释放结构的高压罐,包括外罐和弹性机构,所述外罐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且外罐的下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两侧设置有缓冲机构,且缓冲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右管道,所述右管道的对称面设置有左管道,且左管道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左管道的中部设置有备用罐,且备用罐的前端设置有抽气口,所述外罐的前端中部设置有电压表,且外罐的内部设置有内罐,所述缓冲机构的外侧两端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销钉,所述进气口的前端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表面设置有螺栓,所述缓冲机构的顶端设置有弹性机构。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沿着外罐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且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形状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与右管道之间相连通,且右管道与固定块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右管道的一端呈封闭状,且右管道与备用罐之间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外罐通过销钉与缓冲机构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缓冲机构嵌合于外罐表面。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架、凹槽、缓冲层和限位块,且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层,且凹槽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凹槽与缓冲层之间为一体,且凹槽与限位块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顶板、排气孔、弹簧、堵块、通孔、凹凸边和转叶,且顶板的表面设置有排气孔,所述顶板的中部下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下端设置有堵块,所述堵块的上端表面设置有通孔,且堵块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凹凸边,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转叶。
优选的,所述弹簧在堵块的竖直中轴线上,且顶板与堵块上表面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进气口与排气口的设置,进气口与排气口沿着外罐的水平中轴线对称分布,且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形状结构相同,进气口的设置便于运输气体的通入,排气口的设置便于运输气体的放出,当使用者需更换气体性质进行不同气体运输时,将一定空气由进气口排至内罐中,将之前内罐中剩余气体由排气口排出,再将所需运输气体充至内罐中排出空气,从而有效的使得内罐中只含有所需运输气体,避免残留气体与运输气体混合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凡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凡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0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