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丝熔化极气保焊系统及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0030.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8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73 | 分类号: | B23K9/173;B23K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辉;孙宝海 |
地址: | 06302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化 极气保焊 系统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丝熔化极气保焊系统及焊接方法,该系统包括焊接电源模块,焊接电源模块和焊接电路被配置为对工件执行焊接操作;至少一个感应线圈和向感应线圈提供交流电的感应加热模块,感应加热模块和感应线圈被配置为对焊材执行预加热操作;所述感应线圈被配置为向焊材施加感应热量。本发明的方法中,焊材在进入电弧前先通过感应线圈预热,感应线圈加热焊材具有加热速率快、加热速率可控、没有旁路电流/电弧的电磁干扰、不使用保护气等优点,预热后的焊材可在较小的焊接电流下实现更高的焊材熔化量,有效解决电弧能量过高引起的电弧吹力大、工件熔化量大等问题,极大的改善了高速焊咬边、成型不良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丝熔化极气保焊系统及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熔化极气保焊系统包括焊接电源模块M100’和送焊材机构M400’等,如图1所示,现代工业生产对焊接速度和焊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于传统熔化极气保焊而言,焊接速度和焊接质量是不可兼得的,焊接质量要求越高,焊接速度提升的空间越小。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传统气保焊以电弧热为熔化焊材M500’和工件M900’的热源,而电弧的热量在焊材M500’和工件M900’上分配的比例几乎是固定的,因而焊接电流、电弧电压与焊材送进量正相关。焊速提高需要更大的焊材熔化量,进而使电流电压增大,这会带来电弧吹力增强、工件熔化量增大等问题,进而导致咬边、成型不良等缺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热丝熔化极气保焊技术应运而生,热丝熔化极气保焊的原理是:在焊材进入电弧之前,先通过其他方式加热焊材,这样就可以用较小的电弧能量熔化较多的焊材,提升焊接效率、提升焊接质量。
目前,主流的焊材加热方式有如下几种:
长干伸长焊接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的原理是增大正负极之间的电阻值,增大焊材M500’行进(加热)时间,利用焊材自身电阻产生的热量将焊材加热。该方式的优点是便捷、不需要增加专用设备、不需要改造焊接电源,缺点是干伸长较长焊材送进稳定性、指向性较差,电弧稳定性差,加热速率低,尤其对自身电阻小、材质较软的材料,效果较差。
外加热丝电源法,如图3所示,这种方式同样是利用焊材自身电阻的产生发热来加热焊材,区别是使用了专用热丝电源模块M800’,优点是干伸长较短,送进焊材稳定性、焊材指向性较好,缺点是热丝回路电流会对MIG/MAG(Melt Inert-gas Welding/Metal ActiveGas Arc Welding,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焊电弧产生干扰,加热速率低、尤其对电阻较小的材料效果较差。
旁路电弧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利用TIG焊焊枪M700’的电弧加热焊材,此方法的缺点是TIG电弧会对MIG/MAG焊电弧产生干扰,TIG焊保护气体会对MIG/MAG焊的保护气流产生影响,加热速率不可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丝熔化极气保焊系统及焊接方法。该系统中,焊材可在进入电弧前可先通过感应线圈预热,感应线圈加热焊材具有加热速率快、加热速率可控、没有旁路电流/电弧的电磁干扰、不使用保护气等优点,预热后的焊材可以用较小的电弧能量熔化较多的焊材,提升焊接效率、提升焊接质量。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丝熔化极气保焊系统,包括:
焊接电源模块,所述焊接电源模块被配置为向焊接电路提供焊接电流和焊接电压,所述焊接电源模块和所述焊接电路被配置为对工件执行焊接操作;
至少一个感应线圈和向所述感应线圈提供交流电的感应加热模块,所述感应加热模块和所述感应线圈被配置为对焊材执行预加热操作;
所述感应线圈被配置为向焊材施加感应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0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印刷油墨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