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体自然特征点进行模型检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1296.3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0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袁志浩;梅汇伟;林瑞敏;季紫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汇利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5/04;G06T7/194;G06T7/155;G06T7/11;G06T5/00;G06F16/5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物体 自然 特征 进行 模型 检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三维建模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物体自然特征点进行模型检索的方法,包括:图像采集:采集具有简单背景的物体图像;背景去噪:去除所述物体图像中物体的背景;图形去面:去除物体的面,只留下物体的点线数据;边线取点:对物体的点线进行取样采集,生成二维数组;生成二维模型数据:在二维数组的四个边角设置不同标识位置,生成二维模型数据;模型检索:以所述二维模型数据为查询条件,输入模型库进行模型检索,获取与所述物体近似的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通过本方法,可通过物体的平面图像快速获得与该物体相近的物体的三维模型。以此三维模型作为目标物体的三维模型的输入,能够基于先验知识实现快速建模,提高建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建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体自然特征点进行模型检索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3D数字建模在工业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3D模型能够直观展现矿山、厂房、工业设备、物料等的真实情况,很好地支撑了监控指挥、资产管理、生产管理等多个工业信息化系统的功能。
但是3D模型,或者数字工厂,需要完成真实物体3D模型的建立。
现在的3D建模方法,主要是通过3Dmax等工具软件,把物体的多个图片和360度图像,以及尺寸图等素材导入到3Dmax或其他工具中,进行转换得到模型雏形,然后通过人工编辑得到最终的3D模型。
构建3D模型主要可以通过三维制作软件、扫描仪器生成、平面图像渲染三种方式进行,一个3D模型文件,主要包括的就是“网格(材质、动画)”和“贴图”两个部分。传统3D建模流程整体可概括为四步:
第一步,建模工具
市面上有许多优秀建模软件,比较知名的如3DMAX、ArcGIS、Maya及AutoCAD等等,通常它们都会提供一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如立方体、球体等,再通过一系列几何操作(平移、旋转、拉伸等),来构建复杂的几何场景。
第二步,效果编辑
一般制作普通3D模型,都考虑用最少的面表现最好的效果。依次给模型添加适当的材质纹理、进行展UV,辅助上颜色、法线等各类贴图、创建灯光效果,来使模型变得更精细更逼真,设置好动画,最后渲染导出。
第三步,可视化与发布
导出模型与贴图素材后,最后一步就是模型的可视化展示、正式发布,而这一步对于创作模型后产生它的价值,也是最重要的。
第四步,模型处理
建模师们会寻找许多工具,来对3D模型进行减面、展UV、烘焙、格式转换等各项处理,目的都是为了使模型变小,同时不破坏本身效果,还能快捷地展示出来。
传统3D建模流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工和时间,如何能够进行快速、自动的物体3D建模,将大大减少3D建模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获得物体3D模型的预建模的方法,以加速建模,减少3D建模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体自然特征点进行模型检索的方法,包括:
图像采集:采集具有简单背景的物体图像;
背景去噪:去除所述物体图像中物体的背景;
图形去面:去除物体的面,只留下物体的点线数据;
边线取点:对物体的点线进行取样采集,生成二维数组;
生成二维模型数据:在二维数组的四个边角设置不同标识位置,生成二维模型数据;
模型检索:以所述二维模型数据为查询条件,输入模型库进行模型检索,获得近似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汇利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汇利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1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主题模型的文本表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实验用多组式连续型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