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阶段质调节热水供热网络动态能流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1460.0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7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顾伟;姚帅;张苏涵;陆帅;周苏洋;吴志;陈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08;G06F113/14;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地址: | 210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阶段 调节 热水 供热 网络 动态 计算方法 | ||
1.本文所发明的两阶段质调节热水供热网络动态能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质调节运行方式下热水供热网络的动态能流计算模型,并将能流计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确定每个阶段模型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S2,设置所有出力固定热源处的供水温度初值,通过第一阶段迭代算法求取热水供热网络动态能流的初步结果;
S3,基于步骤S2中动态能流的初步结果,以及热源机组的最小可调节间隔,计算所有出力可调热源机组的出力更新值,并将其作为第二阶段能流计算模型的输入量;
S4,基于步骤S3中求取的所有出力可调热源机组的出力更新值,通过第二阶段迭代算法求取网络动态能流的最终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阶段质调节热水供热网络动态能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热水供热网络处于质调节运行方式,即各支路流量保持不变,其动态能流计算模型为:
式中:T和Te分别表示管道内热媒温度和管道外环境温度;f、q和c分别表示热媒的流速、流量和比热容;R为管道的热阻;t和x分别表示时间和空间变量;E表示热网中所有支路的集合;和分别表示从节点k流入节点n的热媒流量和从节点n流出至节点k的热媒流量;V表示热网所有节点的集合;和分别表示有热媒流入和流出节点n的所有支路集合;表示第k根有热媒流入节点n的管道末端温度;Tn表示节点n处的热媒温度;表示第k根有热媒流出节点n的管道首端温度;φk表示节点k或支路k所包含的热功率;和分别表示节点k或支路k的供、回水温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阶段质调节热水供热网络动态能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能流计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能流计算模型和第二阶段能流计算模型,所述第一阶段能流计算模型的已知量包括:
1)所有出力固定热源处的注入热功率φk(k∈Vs-f);
2)所有出力可调热源处的供水温度
3)所有热负荷处的取用热功率φk(k∈Vl);
4)每根管道中的热水流量qk(k∈E);
5)热网的供、回水温度初值
6)热网的拓扑参数G(V,E)和管道的物理参数Θ(E);
其中:Vs-1表示输出热功率固定的所有热源节点集合;Vs表示输出热功率可调的所有热源节点集合;Vl表示所有负荷节点的集合;
第一阶段能流计算模型的待求量包括:
1)所有出力固定热源处的供水温度
2)所有出力可调热源处的注入热功率φk(k∈Vs-a);
3)任意时刻热网内的水温度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阶段质调节热水供热网络动态能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第二阶段能流计算模型的已知量包括:
1)所有热源处的注入热功率φk(k∈Vs);
2)所有热负荷处的取用热功率φk(k∈Vl);
3)每根管道中的热水流量qk(k∈E);
4)热网的供、回水温度初值
5)热网的拓扑参数G(V,E)和管道的物理参数Θ(E);
第二阶段能流计算模型的待求量包括:任意时刻热网内的水温度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东南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14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