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洞门扩径改造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1468.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8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敏;彭文俊;向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1 | 分类号: | E21D9/01;E21D11/15;E21D1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洞门扩径 改造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洞门扩径改造施工方法,用于将原洞圈直径6700mm,扩径后洞圈直径达到7100mm的施工,其步骤为:(1)对设计洞门中心进行放样;(2)定位放线完成后,根据凿除线对原洞圈钢板及内衬进行凿除;(3)洞圈钢板及内衬墙凿除修整完毕后,对洞圈“L”型钢板长边及短边方向进行植筋钻孔;(4)将洞圈钢板分为六等份并上墙初固定,每块钢板首先进行两端初定位,全部上墙初固定后,对洞圈整圆度及内直径进行检查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进行调整。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规避了以往施工方法的缺点及风险,做到了工作量减小、施工风险小,新制作的洞圈强度、刚度及防水性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不影响车站结构界限,能够适用类似工程的所有工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线路新、老区段连接位置的洞门扩径改造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由于同一条线路新、老区段的设计及规划方案调整,新设计区段隧道直径大于已建设区段的隧道直径,所以连接新、老隧道的区间工程需采用匹配大直径隧道的盾构机进行施工,即面临原来已建设的车站洞门直径无法满足大直径盾构的施工要求,需进行扩径改造施工。过往类似施工通常采用两种方案:
方案一:
如图2,3所示,在地墙1和内衬墙2内对整面内衬墙3连同洞圈一并凿除以后,重新安装扩径后的洞圈4、植筋并绑扎内衬墙钢筋并浇筑砼,完成扩径施工。
该方案存在缺点:
1、凿除作业量大;
2、凿除前需提前加设中、底板之间的竖向支撑,满足内衬墙凿除后的受力要求;
3、施工工序复杂、作业时间长;
4、由于施工需凿除整面内衬墙至地墙,可能出现地墙渗漏、结构变形等施工风险。
方案二:
如图4所示,采用“贴饼”方式进行施工,在现有洞门内衬墙2外侧再施作一道现浇内衬墙5并安装扩径洞圈4,原洞圈在盾构进出洞前与地墙一起凿除。
该方案存在缺点:
1、施工工序虽较方案一减少了凿除工序,但后续仍存在植筋、钢筋绑扎等工序,仍需较长施工周期;
2、“贴饼”作业后对车站界限尺寸存在影响,适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盾构洞门扩径改造施工方法,规避了以往施工方法的缺点及风险,做到了工作量减少、施工风险低、新制作的洞圈强度及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影响车站界限,能够适用类似工程的所有工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洞门扩径改造施工方法,用于将原洞圈直径6700mm,扩径后洞圈直径达到7100mm的施工,其步骤如下:
(1)对设计洞门中心进行放样,于地墙上画出设计洞门中心,并画出比目标直径大100mm的新洞圈凿除线;
(2)定位放线完成后,根据凿除线对原洞圈钢板及内衬进行凿除,凿除时,需确保新安装洞圈与内衬墙间间隙≤5cm;
(3)洞圈钢板及内衬墙凿除修整完毕后,对洞圈“L”型钢板长边及短边方向进行植筋钻孔,钻孔间距为200mm,并采用梅花型布置;钻孔同时在周边内衬墙上对钻孔位置做好标记,钻孔完毕后,对孔洞进行清孔;
(4)将洞圈钢板分为六等份并上墙初固定,每块钢板首先进行两端初定位,全部上墙初固定后,对洞圈整圆度及内直径进行检查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进行调整;
(5)根据洞圈边内衬墙上事先做好的标记,对洞圈“L”型钢板长边及短边进行开孔,采用φ28mm钢筋进行种筋,并与洞圈钢板进行穿焊连接,同时将钢板与钢板进行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14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