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烹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1704.5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雄;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6;A47J36/34 |
代理公司: | 中山奇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7 | 代理人: | 郑吕凤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烹饪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烹饪装置,包括灶具面板、燃烧器、支架组件、一侧具有开口的锅具和驱动器,所述灶具面板设有位于所述燃烧器外围的第一导轨,所述支架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锅具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并位于所述燃烧器的上方,且所述锅具及其开口在竖直方向倾斜布置,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上且其输出端连接所述锅具。本发明的自动烹饪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保证食材不容易从锅具里溢出的同时,可多角度调节锅具的开口朝向,并且能够自动颠锅以及快速且连接翻转食材,实现自动烹饪的功能;锅具与火焰接触面积大,保证加热快而不糊锅,缩短烹饪时间,显著提升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灶具的自动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国烹饪方式多样,加热方式多样,从而造就了食物口味的千变万化。现有自动烹饪灶具方案多种多样,有些结构复杂,成本非常高。有些自动化程度低,功能不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烹饪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可实现自动烹饪的功能,成本低。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自动烹饪装置,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烹饪装置,包括灶具面板和燃烧器,其中还包括支架组件、一侧具有开口的锅具和驱动器,所述灶具面板设有位于所述燃烧器外围的第一导轨,所述支架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锅具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上并位于所述燃烧器的上方,且所述锅具及其开口在竖直方向倾斜布置,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上且其输出端连接所述锅具,用于驱动所述锅具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水平旋转45°~36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复数个定位部,所述支架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在所述定位部之间移动;或者,在所述灶具面板上间隔设有复数个定位部,所述支架组件设有适于与任一所述定位部相配合连接的配合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具背离其开口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朝外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导轨,所述锅具在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处设有缩颈部,所述第二导轨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缩颈部的外表面并连接所述支架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驱动器和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设有升降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支撑部能够沿高度方向伸缩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锅铲,所述锅铲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伸入到所述锅具内,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自动投料模块,所述自动投料模块设置于所述锅具的外侧,且所述自动投料模块的出口能够与所述锅具的开口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自动烹饪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可多角度调节锅具的开口朝向,保证食材不容易从锅具里溢出的同时,便于将锅具的开口调节至所需位置,并且能够自动颠锅和快速且连接翻转食材,实现了自动烹饪的功能;
2、锅具在驱动器的驱动下能够转动,使锅具与火焰接触面积大,保证加热快而不糊锅,缩短烹饪时间,显著提升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1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