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3117.X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韶平;刘秀丽;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松富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10;A01K63/04;A01K63/06;A01K61/80;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亚热带 综合 设施 | ||
本发明的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精养池、副养池、净化池及辅助设施;精养池设置在保温大棚内,底部设置螺旋状饵料缓食平台,底部偏向一侧设置排污口,边缘设置定位标记,污口上面覆盖防逃网;副养池设置缓冲区、养殖区和溢流沉淀区;净化池设置亮水区和水生蔬菜种植区;精养池分规格放养淡水石斑鱼,副养池放养台湾泥鳅或者南美白对虾,净化池内放养鲢鳙并种植水生蔬菜。本发明的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将淡水石斑鱼精养池置于保温棚内,从精养池抽排出的残饵及粪污输入副养池作为副养池台湾泥鳅或南美白对虾饵料,不仅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还能够显著提高淡水石斑鱼养殖综合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淡水石斑亚热带综合精养设施。
背景技术
淡水石斑鱼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且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以做为商品鱼,又可以作为观赏鱼种,目前其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种淡水养殖新品种。
据百度记载,淡水石斑鱼 Cichlasoma managuense为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绸科鱼类。1988年被引入我国台湾省试养,后成为台湾南部地区的淡水鱼养殖主要品种之一。1996年被广东、江西等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省引进养殖,该品种在广东、江西一带养殖非常成功,而且市场价格较高。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经国内各地水产工作者不断研究,日臻成熟,淡水石斑鱼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淡水养殖新品种。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盐度为10‰以下海水中生长。其适温范围在25-30℃间,当水温下降至20℃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15℃时身体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间池水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太适合养殖此种鱼类。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9℃以上为好。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鱼病,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罗非鱼、鲫鱼池塘中小鱼苗,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淡水石斑鱼为偏肉食性,鱼苗阶段,肉食性的特性相当强烈,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个体相差悬殊的鱼苗会互相残杀,故养殖时要注意分级分塘管理。繁殖后的小苗要及时拉出,以免被亲鱼吞食。从鱼苗开始驯食,会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可用浮水性鳢科鱼类饲料投喂。淡水石斑鱼刚孵化的仔鱼全长为0.58-0.6厘米,群集在池底不停地运动,在水温26-28℃间,孵化后第6天卵黄囊消失,仔鱼游至中上水层,不再群集在池底,卵黄消失后的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后可投喂水蚯蚓,然后再以团状的鳗饲料驯饵,经过1个月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养成。在我国台湾地区,夏季期间放养体长约10厘米的鱼苗下塘,经过6-8个月的养殖即可达到500克。其最大体重可达1200克。
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石斑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中医认为石斑鱼味甘,性平,无毒,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外,还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具有活血通络等功效。
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石斑鱼养殖密度大,水体自净能力差,极易造成富营养化、水质超标等不利于石斑鱼生长的环境,导致石斑鱼生长缓慢、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不能满足绿色健康农业的发展需求。在养殖户不断追求高产的同时,其生产中存在的残饵、粪便、代谢物及药残等导致的水污染、生态环境污染、食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高密度、高投入、开放式、粗放式的池塘养殖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池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公开(公告)号为CN105766778A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用于室内外微农业的鱼菜微分共生系统”公开的菜微分共生系统包括鱼类养殖区、菜类养殖区、鱼便过滤室,先将鱼便从鱼类养殖区引入鱼便滞留空间的鱼便导流装置,再将鱼便引入硝化室,硝化室内培养的硝化细菌将鱼便硝化处理、并产生适合菜类生长的硝酸盐等盐类行硝化处理。但硝化处理设施投资远高于水产养殖设施,且运行成本较高,大幅提高了养殖成本,完全吞噬了养殖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松富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宿松富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31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