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光投射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3267.0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龚海鑫;龚礼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2B27/42;G02B2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投射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光投射模组,结构光投射模组包括激光源、准直镜头、衍射组件以及镜头驱动组件。激光源用于发射激光,准直镜头用于准直激光源发射的激光,衍射组件用于衍射经准直镜头准直后的激光,镜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准直镜头以光轴为中心横向移动。通过准直镜头与衍射组件相互配合将激光转换为散斑图案,通过镜头驱动组件与准直镜头相互配合调整散斑图案的投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光投射模组。
背景技术
结构光技术是由一组结构光投射模组和影像采集模组构成的3D数据采集技术。当结构光投射模组投射特定的光信息到物体表面后及背景后,再由影像采集模组采集。根据物体造成的光信号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位置和深度等信息,进而复原整个三维空间。
现有的结构光投射模组投射散斑图案到目标空间中时,所投射的散斑图案位置一成不变,且受准直镜头与衍射组件体积的影响,所投射的散斑图案面积较小。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单一的信息投射方式。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思考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光投射模组,以解决结构光投射模组所投射的散斑图案位置一成不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光投射模组,包括:第一线路板、底座、激光源、准直镜头、镜头驱动组件以及衍射组件;底座设有光路通道,光路通道贯穿底座;底座贴合安装于第一线路板;激光源设置于光路通道上,并贴合安装于第一线路板,激光源收容于底座内;准直镜头位于激光源正上方;镜头驱动组件贴合安装于底座远离第一线路板的一侧;镜头驱动组件环绕准直镜头外壁,用于驱动准直镜头以光轴为中心沿X轴或Y轴方向移动;衍射组件位于准直镜头正上方。
进一步地,结构光投射模组还包括一外壳用于包裹住镜头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镜头驱动组件包括:控制部、驱动部和承载部;控制部包括第二线路板和引脚;第二线路板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背;第二线路板设有光路通道,光路通道自第一表面贯穿第二表面;引脚贴合安装于第二线路板,用于连接外部控制单元;驱动部包括磁铁、线圈、悬丝以及弹片;磁铁贴合安装于第一表面;悬丝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第一表面;线圈放置于磁铁上方,并绕置在悬丝上,线圈的轴线与磁铁的水平投影面垂直,通电时线圈与磁铁产生洛伦兹力推动悬丝沿水平方向运动;弹片一端与悬丝上端固定;承载部设有容置部,容置部贯穿承载部,用于放置准直镜头;承载部的四角开有沟槽,悬丝设置于沟槽内,用于驱动承载部运动;承载部上端开有固定销,弹片另一端安装于固定销。
进一步地,承载部下方与第二线路板、磁铁不接触。
本发明的结构光投射模组的准直镜头可以沿X轴或Y轴方向移动,通过镜头驱动组件与准直镜头相互配合调整散斑图案的投射范围,使得结构光投射模组发出的光线覆盖范围增大,有效提高结构光感测的识别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光投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光投射模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镜头驱动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光投射模组的散斑投射图。
其中,10—结构光投射模组;101—第一线路板;102—底座;103—激光源;104—镜头驱动组件;105—准直镜头;106—衍射组件;107—外壳;1041—引脚;1042—第二线路板;1043—承载部;1044—磁铁;1045—线圈;1046—悬丝;1047—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3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