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瓶罐封口机的真空封口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3381.3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朱理权;王建勤;陈新星;童立上;张洪亮;冉茂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3/20 | 分类号: | B67B3/20;B65B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造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2 | 代理人: | 冉国政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口机 真空 口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瓶罐封口机的真空封口腔装置,包括用于托送待封口瓶罐的托瓶机构,用于拧紧盖子的封口头,还包括一真空盘,所述真空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所述待封口瓶罐的腔室,所述腔室的侧壁接有抽真空管。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瓶罐封口机的真空封口腔装置,封装能够实现真正抽真空,形成所需的真空度,提高瓶罐产品的品质,保持产品原有的风味和色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瓶罐类容器(如罐头、番茄酱、调味酱、海鲜类产品等)的封口设备,尤其是一种瓶罐封口机的真空封口腔装置。
背景技术
瓶罐类容器,因其罐内产品特性和工艺性质不同,封口方式可分为两类:常压封口和真空封口。目前,应用广泛的方式为:一类产品采用添加防腐剂(多盐、多糖、及其它添加剂)的常压封口方式,达到保质的目的;另一类产品则采用蒸汽排气和喷射后进行封口的方式,达到减少溶解氧,实现一定真空的封口保质目的。上述生产方式因受现有技术的限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真空保质问题,若采用真正抽真空的封口方式则能有效解决瓶罐类容器的封口保质问题,目前市场上尚无用于真正抽真空的回转式瓶罐类容器的封口设备。
对于瓶罐类容器而言,现有的采用真空封口的形式为蒸汽喷射封口或蒸汽排气封口,或蒸汽排气、蒸汽喷射相结合的封口形式。现有技术中,此类封口形式依靠对装有内容物的罐体进行加热使得罐内空气排出,或是直接对瓶口喷射蒸汽,将空气排出罐体,从而形成局部“假”真空,真空度不能满足长期保存、长途运输产品的需求,而且,加热、喷射蒸汽会对内容物造成多次加热,影响产品原有的风味和色泽,尤其是对热敏性产品,会大大降低产品品质,不易于保存。现有技术中,采用蒸汽喷射、排气封口采用的是直线式封口,产量低(30-80罐/分),不能满足现代化高速高产量的生产线,而且,加热、喷射蒸汽造成了大量的能耗,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罐封口机的真空封口腔装置,封装可真正抽真空,形成所需的真空度,能够提高产品品质,保持产品原有的风味和色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瓶罐封口机的真空封口腔装置,包括用于托送待封口瓶罐的托瓶机构,用于拧紧盖子的封口头,还包括一真空盘,所述真空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所述待封口瓶罐的腔室,所述腔室的侧壁接有抽真空管。
当托瓶机构上行且封口头下行时, 待封口瓶罐由托瓶机构托送于腔室内、盖子由封口头抓送于腔室内且位于待封口瓶罐瓶口的上部,托瓶机构与腔室下端口构成气密封结构、封口头与腔室上端口构成气密封结构,使放置有待封口瓶罐和盖子的腔室构成气密封;当腔室构成气密封时,所述抽真空管与真空源接通,当腔室内真空度达到预设值后,盖子由封口头旋封于待封口瓶罐,随之,抽真空管与所述真空源断开;当腔室破空时,托瓶机构下行且封口头上行, 封口瓶罐由托瓶机构托送于腔室外部。
所述托瓶机构与腔室下端口构成的气密封结构,是由设置有密封圈一的托瓶机构与腔室的下端口相接触所形成的端面密封,或是由设置有密封圈一的托瓶机构与腔室下部所形成的活塞密封;所述封口头与腔室上端口构成气密封结构,是由封口头下端与设置有密封圈二的腔室的上端口相接触所形成的端面密封,或是由封口头与设置有密封圈二的腔室上部所形成的活塞密封。
所述腔室由设置于真空盘上的通孔及连接于该通孔上的封口座的内腔构成;在旋转主轴与腔室之间的真空盘的底面设有圆环槽,圆环槽槽底与所述抽真空管的一端连通,该抽真空管的另一端连通于腔室的内侧,圆环槽的槽内设有圆弧形滑块,所述圆弧形滑块的上表面与圆环槽槽底构成滑动气密封,且在该圆弧形滑块的上表面设有圆弧沟,该圆弧沟的沟底通过管路与所述真空源连通;旋转主轴驱动真空盘旋转,圆弧形滑块与圆环槽相对运动,当圆弧沟运动至抽真空管所述槽底一端的下方,腔室与真空源连通,当圆弧形滑块滑出抽真空管槽底一端的下方,腔室与大气连通。
所述圆弧形滑块上表面设有用于与圆环槽槽底构成所述滑动气密封的密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3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