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盖部件以及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3677.5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田坂佳郎;坂本健;加藤充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H01B1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盖 部件 以及 | ||
提供一种不需要根据布线材料的形状而单独设计的具有通用性的覆盖部件。覆盖部件(3)具有:在从轴线方向(X)观察时在周向的两端具有主体两端部(3a、3b)且将布线材料(W)的一部分覆盖的主体部(3A);以及将布线材料固定于主体部的捆扎部件(3B)。主体部在从轴线方向观察时具有:基底区域(30)、隔着基底区域而位于一侧的第1重叠区域(31)以及位于另一侧的第2重叠区域(32)。第1重叠区域包括主体两端部中的第1端部。第2重叠区域包括主体两端部中的第2端部。基底区域被形成为能够变更将第1重叠区域与第2重叠区域重叠的重叠量。主体两端部从将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一对开口部中的一个开口部形成到另一个开口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盖部件以及线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束中,存在一种具有在轴线方向延伸的布线材料和将布线材料覆盖的索环等覆盖部件的线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覆盖部件中的一个开口部被形成为与通过捆扎部件即捆扎带安装的屏蔽罩的筒状部的形状对应。换言之,对某特定的屏蔽罩的筒状部设置具有某特定大小的开口部的覆盖部件,对另一屏蔽罩的筒状部设置具有另一大小的开口部的覆盖部件,分别设置具有与屏蔽罩的筒状部的形状相应的开口部的覆盖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50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覆盖部件需要根据作为布线材料的屏蔽罩的筒状部的形状来改变一个开口部的设计。其结果,覆盖部件的种类增加,导致成本增加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根据布线材料的形状而单独设计的具有通用性的覆盖部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覆盖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在从轴线方向观察时,在周向的两端具有主体两端部,并且将布线材料的一部分覆盖;以及捆扎部件,所述捆扎部件在所述布线材料的一部分存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空间中的状态下,将所述布线材料固定于所述主体部,在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主体部具有:基底区域;第1重叠区域,所述第1重叠区域隔着所述基底区域而位于一侧;和第2重叠区域,所述第2重叠区域隔着所述基底区域而位于另一侧,所述第1重叠区域包括所述主体两端部中的第1端部,所述第2重叠区域包括所述主体两端部中的第2端部,所述基底区域被形成为能够变更将所述第1重叠区域与所述第2重叠区域重叠的重叠量,所述主体两端部从将所述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一对开口部中的一个开口部形成到另一个开口部。
另外,在上述覆盖部件中,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在与所述一个开口部对应的位置具有向径向的外侧突出而形成的凸缘部,在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凸缘部在所述周向的两端具有凸缘两端部,所述凸缘两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位于所述基底区域与所述第1重叠区域的边界,所述凸缘两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位于所述主体两端部中的所述第2端部。
另外,在上述覆盖部件中,优选地,在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主体部通过将所述第1重叠区域中的径向的外侧切削从而使所述第1重叠区域的厚度比所述基底区域的厚度更薄,并且,通过将所述第2重叠区域中的径向的内侧切削从而使所述第2重叠区域的厚度比所述基底区域的厚度更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36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