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电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4765.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0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罗俊;曾谦;周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欣视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7C9/27;G07F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器具 管理 系统 电路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电路结构,所述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电路结构包括:工器具识别系统、人脸识别控制系统和智能门禁控制系统,所述人脸识别控制系统与所述智能门禁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工器具识别系统与所述人脸识别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通过工器具识别系统进行识别工器具信息以及人脸识别控制系统进行识别人脸信息,从而基于识别到的工器具信息和人脸信息将工器具信息关联至人脸信息对应的用户账户中,并对应修改工器具的状态为借用或者归还,同时对应令智能门禁控制系统的开启门禁或者关闭门禁,从而实现自动化借还工器具,减少繁琐的工器具登记以及借还流程,实现工器具的一体化管理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工器具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的供电所和营配班组、变电站都对电力安全工具和生产工具配置工具室进行集中管理,目前国家电网和南网都在推行电力工器具室的智能物联网管理,早期采用一维条形码和二维码对工器具进行管理,但是条形码或二维码在施工中不方便扫码管理,且不便实现无人化管理及智能化管理升级,无法做到完全智能无感体验,因此导致现有的工器具室管理技术对工器具的管理效率较低。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电路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工器具室管理技术对工器具的管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电路结构,所述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电路结构包括:工器具识别系统、人脸识别控制系统和智能门禁控制系统,所述人脸识别控制系统与所述智能门禁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工器具识别系统与所述人脸识别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包括通讯模块、门控安全模块、开关按钮和门锁,所述门控安全模块分别与所述开关按钮和所述门锁电性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控制系统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门控安全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讯模块包括RS-485模块或韦根门禁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工器具识别系统通过通信模块与所述人脸识别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为交换机。
可选地,所述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电路结构还包括报警监控设备和本地数据管理设备,所述本地数据管理设备还包括发卡器,所述本地数据管理设备通过所述交换机接入所述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所述报警监控设备通过所述交换机接入所述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所述人脸识别控制系统包括报警输入接口和报警输出接口,所述报警监控设备通过所述报警输入接口和所述报警输出接口与所述人脸识别控制系统进行通信。
可选地,所述工器具识别系统为RFID通道门,所述RFID通道门通过所述交换机接入所述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
可选地,所述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电路结构还包括服务器和短信平台,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交换机接入所述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所述短信平台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人脸识别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人脸识别设备,所述人脸识别设备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人脸识别设备供电。
可选地,所述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电路结构还包括后备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欣视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欣视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47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外墙自动升降风能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瓶车电池防盗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