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分散式厨余垃圾堆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6105.2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9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马雄威;张莹;于明;赵楠楠;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创净源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分散 式厨余 垃圾 堆肥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分散式厨余垃圾堆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气泵和小型发酵包,所述气泵的出气端口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小型发酵包底侧位置的表面安装有十字管,并且十字管的中心与进气管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表面贯穿连痛有气体流量计,所述小型发酵包顶侧位置的表面且处于与十字管相对的位置连通有出气管,并且出气管的一端连通有收集罐。该小型分散式厨余垃圾堆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采用静态式堆肥系统,降低了堆肥所占的面积,可以有效杀灭厨余垃圾中的病原菌及虫卵,最终达到无害化的目的,不仅效率高,而且成本较低,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型分散式厨余垃圾堆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厨余垃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厨余垃圾非法收集和回收利用会对环境和居民健康产生威胁,厨余垃圾是由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组成的,它有如下特征:
(1)含水率高,厨余垃圾的含水率约为80%,这也给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带来了麻烦;
(2)易腐烂,厨余垃圾中有机物含量达95%;易于产生腐败发臭现象,且容易滋生病菌,从而造成疾病传播;
(3)营养物质多,厨余垃圾除含大量的有机物外,还富含氮、磷、钾、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上述特征表明,厨余垃圾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必须对厨余垃圾进行适当的处理或加以利用,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厨余垃圾产生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
(1)影响人居环境,厨余垃圾影响人的视觉和嗅觉的舒适感和生活卫生,较高的含水率和有机物含量,使得其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有利场所,厨余垃圾会加剧填埋场的产气和渗滤液的析出,垃圾渗滤液通过地表径流和渗透作用,给地表水和地下水带来污染,
(2)影响人体健康,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随接将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的厨余垃圾用来喂养牲畜,使得有害物质累积在动物的脂肪、肌肉等组织里,人经长期食用后,就会导致肝脏、肾脏等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对厨余垃圾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如果前期分类不充分,干湿垃圾未分离,很容易导致厨余垃圾中水分含量过高,进而导致焚烧温度上不去,而焚烧工艺落后,温度过低,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二恶英,厨余垃圾直接填埋处理,厨余垃圾中的盐分(氯化钠)和水分都偏高,如果将水分含量如此高的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直接混合填埋,会在高压和微生物作用下形成渗滤液,渗滤液一渗漏出来,就会造成垃圾的二次污染,甚至释放出沼气,造成爆炸,厨余垃圾还是各种危害身体的病菌源头,厨余垃圾中的油脂是“地沟油”的主要来源,好氧堆肥是在通气条件好,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好氧菌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以及分解的过程,好氧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出更多生物体,通常,好氧堆肥的堆温较高,一般宜在55-60℃时较好,所以好氧堆肥也称高温堆肥,高温堆肥可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病原菌,同时,对有机质的降解速度快,堆肥所需天数短,臭气发生量少,是堆肥化的首选,堆肥过程不仅可以减少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体积、重量、臭味,杀灭病原菌、虫卵、植物种子等,同时会产生大量的腐殖质,生产出来的堆肥产品,可以作为土壤调理剂和植物营养源,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目前,堆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处理剩余污泥、畜禽养殖废弃物、城市垃圾、厨余废弃物、庭院废弃物等,传统堆肥有很多不足之处,对垃圾分类要求高、有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臭味会污染环境,堆肥成本过高或质量不佳影响堆肥产品销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分散式厨余垃圾堆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创净源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创净源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