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天飞行器分离装置的分离壳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6560.2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8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锐;王宁;范新中;陈增奎;方泽平;梁祖典;杨东生;张瑾瑜;牛飞;王晓鹏;雷豹;丁国元;夏艳;程蕾;单亦姣;姚重阳;许俊伟;唐念华;刘鹏;张东;龚旻;高峰;任新宇;王冀宁;罗波;于贺;贾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天 飞行器 分离 装置 壳体 | ||
1.一种航天飞行器分离装置的分离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削弱槽,设置在所述分离壳体的外表面,所述削弱槽将所述分离壳体的外表面划分为两个部分;
爆炸性部件安装位置,用于安装分离装置的爆炸性部件,位于所述分离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削弱槽和所述爆炸性部件安装位置相背设置;
其中,所述削弱槽用于削弱分离壳体在所述削弱槽处的强度和刚度,以在所述爆炸性部件安装位置的爆炸部件发生爆炸时,所述分离壳体沿所述削弱槽分为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弱槽是槽口大槽底小形状的削弱槽,所述削弱槽的两侧槽壁相交于槽底;
所述削弱槽的两侧槽壁分别为斜面且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弱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分离壳体厚度的三分之一小于等于所述分离壳体厚度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分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壳体还包括:
向内凸起的补强结构,所述补强结构沿所述分离壳体的内表面设置;
所述补强结构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爆炸性部件安装位置的两侧;
其中,两个所述补强结构之间形成的凹槽作为爆炸性部件安装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壳体是环形的分离壳体;
所述削弱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分离壳体的周向方向,且所述削弱槽为首尾相连的封闭形状;
所述补强结构为环形的补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壳体还包括:
下连接环,所述下连接环在其中一个补强结构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削弱槽的一侧延伸,且所述下连接环的外周面与所述分离壳体的外周面平齐;
其中,所述下连接环用于与其中一个被分离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壳体还包括:
上连接环,所述上连接环在另一个补强结构的一侧向远离削弱槽的一侧延伸,且所述上连接环的外周面相对于所述分离壳体的外周面向内下凹,所述上连接环和所述分离壳体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定位台阶;
其中,所述定位台阶用于与所述分离壳体连接的被分离件的安装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环的内表面和所述补强结构的内表面相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壳体还包括:
环形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设置在与上连接环连接的补强结构的内表面之上;
其中,所述定位凸起用于分离装置的保护罩的定位,所述保护罩用于与所述分离壳体固定,遮盖所述爆炸性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壳体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分离壳体是铝合金锻造形成的分离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5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