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7759.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同霞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市辖***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污水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工艺,第一步,在工业污水内加入絮凝剂,絮凝剂吸附杂质并沉淀;第二步,将第一步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污泥处理机进行脱泥处理;第三步,将第二步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好氧池进行生物处理;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再次进行脱泥处理后排放至消毒池进行消毒,带上层清水检测达标后进行排放,本发明还采用了工业污水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内侧上端设有初级处理搅拌机构,所述初级处理搅拌机构上端表面固定设有注入口,所述注入口一侧固定连接设有伺服电机,可快速对滤网处的污泥进行清理,方便下次继续使用,提高了清理效率,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按污水处理工艺,分为栅渣、沉砂池沉渣、浮渣、初沉污泥、二沉污泥、深度处理污泥等。按污水来源,分为生活污水污泥和工业污泥,但通常指前者。其产生态含水率高达92%~99.5%,有机物含量较高,其处理处置主要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常用的方法有浓缩、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堆肥、填埋、土地利用等。
工业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需要通过过滤进行滤出,从而进行回收利用,但是现有的过滤回收装置,在对污泥回收的过程中需要停机,将过滤部分展开,从而对污泥进行人工回收,效率较为低下,且影响污泥过滤的正常运转,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急需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工业污水内加入絮凝剂,絮凝剂吸附杂质并沉淀;
第二步,将第一步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污泥处理机进行脱泥处理;
第三步,将第二步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好氧池进行生物处理;
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再次进行脱泥处理后排放至消毒池进行消毒,待上层清水检测达标后进行排放;
上述步骤中,步骤二采用了工业污水污泥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内侧上端设有初级处理搅拌机构,所述初级处理搅拌机构上端表面固定设有注入口,所述注入口一侧固定连接设有伺服电机,所述初级处理搅拌机构下端设有密封箱体,所述密封箱体下端设有二次筛选机构,所述二次筛选机构一侧设有杀菌气体存储罐,所述二次筛选机构另一侧设有输料泵,所述二次筛选机构下端设有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下端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一端对应处理装置本体表面设有排料口,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内部一侧表面固定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一侧传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表面固定设有污泥过滤机构,所述污泥过滤机构两侧设有管道伸缩机构,所述污泥过滤机构下端设有污泥刮取机构,所述污泥刮取机构下端设有第一漏斗,所述处理装置本体一侧表面对应管道伸缩机构一端设有排水口,所述处理装置本体一侧表面固定设有凝絮剂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初级处理搅拌机构底部与二次筛选机构上端表面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且第二管道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开关,二次筛选机构包括第一滤网、隔板、减速电机和分隔转板,第一滤网呈凹形设置,第一滤网底部设有一个V形缺口,二次筛选机构通过隔板使底部V形缺口与其他部分分隔,且V形缺口底部呈开放式设置,其他部分为密封设置,分隔转板为一个内部呈十字形分隔的圆形套筒,且分隔转板相适配于第一滤网内侧,减速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轴与分隔转板中心位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初级处理搅拌机构包括喷气孔、搅拌杆、螺旋搅拌叶片、密封箱体和伺服电机,搅拌杆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带轮,伺服电机与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搅拌杆内部为中空设置,喷气孔设置于搅拌杆表面且与内部中空处连接,搅拌杆一端插入密封箱体内部并与密封箱体轴动连接,密封箱体与杀菌气体存储罐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且第一管道通过第一电磁阀控制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同霞,未经李同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7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柜柜间连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CAN与UART协议互转通信保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