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粘制品的模切工艺及其胶粘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8001.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4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0 | 分类号: | B26F1/40;B26F1/44;B26D7/18;B26D7/32;C09J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粘制品 工艺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粘制品的模切工艺,在胶粘制品上标注切割线,充分规划胶粘制品的冲切位置;将上步制得的胶粘制品放置在冲床上,由冲床上的传送机构将胶粘制品传送至冲切模具的下方;开启冲床带动上冲切模具下压,进行冲切胶粘制品;胶粘制品件进入到下冲切模具的内部,并落入到冲床底部的传送带上。本发明通过在胶粘制品的保护膜表面设置切割线,冲切时按照切割线进行冲切,充分利用胶粘制品,减少废料的产生,并通过上冲切模具、下冲切模具同时对胶粘制品进行冲切,其中下冲切模具为中空结构,冲切后的胶粘制品件由下冲切模具中排出,利于胶粘制品件的排料,提高胶粘制品件的模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粘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粘制品的模切工艺。同时还涉及一种胶粘制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模切工艺从传统的对印刷品的模切逐渐扩展到对电子产品的辅助材料的生产,例如通过模切工艺制备用于电子产品粘接、防尘、防震、绝缘、屏蔽的胶粘制品和膜类制品。
传统的对胶粘制品进行模切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如下步骤:复合离型膜和保护膜;模切离型膜,排废(离型膜);模切保护膜,排废(保护膜),得到胶粘制品成品。
目前,使用传统模切工艺加工小型高粘硅胶系胶粘产品,在硅胶系产品模切成型后排除离型膜废料时,因硅胶系制品高粘性,硅胶制品与离型膜之间的胶粘作用力大于高粘硅胶制品与保护膜之间的作用力,硅胶制品在排料时易导致高粘硅胶制品被离型膜带离从而导致成品缺数、移位等不良,产品良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粘制品的模切工艺及其胶粘制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粘制品的模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胶粘制品上标注切割线,充分规划胶粘制品的冲切位置,减少胶粘制品的浪费,根据冲切形状,进行更换上冲切模具、下冲切模具;
S2、将上步制得的胶粘制品放置在冲床上,由冲床上的传送机构将胶粘制品传送至冲切模具的下方,由液压缸带动下冲切模具上升,使得下冲切模具贴在胶粘制品的底部;
S3、开启冲床带动上冲切模具下压,进行冲切胶粘制品,在上冲切模具下压的时候会挤压胶粘制品贴在下冲切模具上,上冲切模具、下冲切模具同时对胶粘制品进行冲切;
S4、上步冲切完成的胶粘制品件进入到下冲切模具的内部,并落入到冲床底部的传送带上,由传送带将胶粘制品件进行转运,完成一个胶粘制品件的冲切;
S5、在上述步骤完成之后,液压缸带动下冲切模具下降,再由冲床上的传送机构将胶粘制品传送,重复S2、S3、S4,进行重新冲切下一个胶粘制品件。
优选的,所述上冲切模具为实体结构,所述下冲切模具为中空结构,所述上冲切模具完全贴合在下冲切模具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切割线标注在胶粘制品的保护膜表面。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胶粘制品,所述胶粘制品包括基板、保护膜、离型膜,所述保护膜和离型膜分别位于基板的顶部和底部,所述保护膜的表面设有切割线,所述切割线的形状与上冲切模具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切割线与切割线之间、切割线与基板的边部之间均预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空隙的宽度为3-5mm。
优选的,所述冲床上配备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端部安装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部粘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部设有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