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刷马达和电气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8023.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8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华宇;孙奇;吴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23/66 | 分类号: | H02K23/66;H02K11/33;H02K5/14;H02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田勇;陶海萍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电气 产品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有刷马达以及电气产品。该马达包括马达主体、容纳马达主体并且至少在轴向一侧具有开口的机壳以及覆盖开口的电刷盘,该马达还包括搭载于电刷盘的控制电路板和扼流线圈,扼流线圈的管脚连接控制电路板的电连接孔,其中,该马达还包括与电刷盘一体成型并朝向控制电路板延伸的支承部,该支承部支承扼流线圈的管脚,该支承部设置有与电连接孔对置的支承孔,扼流线圈的管脚从该支承孔的远离电连接孔的一端插入该支承孔,沿该支承孔延伸至控制电路板的电连接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刷马达和电气产品。
背景技术
有刷马达通常包括电刷盘和搭载于电刷盘的扼流线圈,扼流线圈连接至马达的外部。在现有的一些结构中,扼流线圈通过连接汇流条部件与外部电源连接,扼流线圈的管脚和汇流条部件的一端连接,汇流条部件的另一端一直延伸到电刷盘的接口部分,从而与外部电源连接。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在上述现有结构中,汇流条部件的用料长度较长,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或其他类似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刷马达和电气产品,降低成本。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刷马达,所述马达包括马达主体、容纳所述马达主体并且至少在轴向一侧具有开口的机壳以及覆盖所述开口的电刷盘,
所述马达还包括:
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搭载于所述电刷盘;以及
扼流线圈,所述扼流线圈搭载于所述电刷盘,所述扼流线圈的管脚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连接孔,
其中,所述马达还包括与所述电刷盘一体成型并朝向所述控制电路板延伸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扼流线圈的所述管脚,
所述支承部设置有与所述电连接孔对置的支承孔,所述扼流线圈的所述管脚从所述支承孔的远离所述电连接孔的一端插入所述支承孔,沿所述支承孔延伸至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所述电连接孔。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以垂直于轴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电刷盘的轴向一侧,所述支承部的端部在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轴向另一侧支承所述控制电路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扼流线圈的绕线所围绕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与所述轴向垂直,所述扼流线圈的所述管脚沿与所述轴向平行的方向引出并沿所述轴向插入所述支承孔。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刷盘包括位于所述机壳的所述开口的盘状部分和从所述盘状部分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接口部分,所述控制电路板搭载于所述接口部分,
所述马达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刷盘的所述接口部分的汇流条端子,所述扼流线圈的所述管脚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孔的印刷线路连接至所述汇流条端子。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孔内沿周向设置有环状的焊接部,所述支承孔的朝向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端部的开口的内径比所述焊接部的外径小。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配置于所述电刷盘的轴向一侧,所述扼流线圈配置于所述电刷盘的轴向另一侧,所述扼流线圈的所述管脚在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轴向一侧焊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孔沿延伸方向呈漏斗状,且所述支承孔的朝向所述控制电路板一侧的开口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