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B膜专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8028.4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7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董穆;高达利;徐萌;张师军;张韬毅;吕芸;计文希;李长金;白弈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29/14 | 分类号: | C08L29/14;C08L35/06;C08K13/04;C08K7/26;C08K5/103;C08K5/11;C08K5/3435;C08K5/372;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杨茜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b 专用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PVB膜专用材料,包含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聚乙烯醇缩丁醛,100重量份,
疏水性无定形纳米二氧化硅,1~20重量份,优选1~15重量份;
增塑剂,10~50重量份,优选25~4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B膜专用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羟基含量在10~40wt%,优选羟基含量16~20wt%;
所述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的黏度在10~200m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B膜专用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塑剂选自二羧酸或三羧酸类、己二酸酯类、马来酸酯类、苯甲酸酯类、环氧植物油或磺酰胺类、磷酸酯类、多元醇酯类、聚醚类、聚丁烯类、乙酰单酸甘油乙酯,柠檬酸酯,或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壬酯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二羧酸或三羧酸类优选偏苯三酸酯类,更优选偏苯三酸三甲酯,偏苯三酸三(2-乙基己基)酯,偏苯三酸癸基辛基酯,偏苯三酸壬基己基酯,偏苯三酸三辛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己二酸酯类优选自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甲酯,己二酸单甲酯,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酯类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马来酸酯类优选自马来酸二丁酯,马来酸二异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环氧植物油或磺酰胺类塑化剂优选N-乙基对甲苯磺酰胺,N-(2-羟丙基)苯磺酰胺,N-丁基苯磺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磷酸酯类优选自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多元醇酯类选自二(2-乙基丁酸)三缩乙二醇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三甘醇二异辛酸酯、四缩三乙二庚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B膜专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以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用量为100重量份数计,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用量为0.01~1重量份,优选0.01~0.5重量份;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紫外线吸收剂C81或紫外线吸收剂326,或紫外线吸收剂P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B膜专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光稳定剂;
以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的用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光稳定剂的用量为0.01~1重量份;优选0.05~0.5重量份;
所述光稳定剂选自光稳定剂770、光稳定剂944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PVB膜专用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疏水性无定形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气相二氧化硅与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微球共混,即得;
优选地,所述共混时间为5~40分钟,所述共混温度为20~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VB膜专用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用量为所述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微球重量的0.5~10%wt,优选为0.5~5%wt。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VB膜专用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微球的微球平均粒径为90~1715nm,数均分子量范围为8000~300000g/mol。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VB膜专用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相二氧化硅的平均直径是7~40nm,相应比表面积是50~380m2/g。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任一项所述的PVB膜专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包含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疏水性无定形纳米二氧化硅、光稳定剂、增塑剂在内的组分共混即得。
11.根据权利要求1~9之任一项所述的PVB膜专用材料或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制备的PVB膜专用材料在光伏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夹层玻璃、中间膜、粘合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0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8L 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
C08L29-00 具有1个或更多的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组合物,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以醇、醚、醛、酮、醛缩醇或酮缩醇基为终端;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水解的聚合物的组合物;此
C08L29-02 .不饱和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0 .不饱和醚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2 .不饱和酮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14 .由不饱和醛缩醇或酮缩醇聚合,或由不饱和醇聚合物经后处理得到的醛缩醇或酮缩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8L29-04 ..聚乙烯醇;部分水解的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