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FA算法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8627.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1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雅;张宝玉;蒋绪升;郑茂;张新岩;史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兰州嘉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2 | 代理人: | 郭海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fa 算法 双向 身份 认证 方法 | ||
1.一种基于MFA算法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S1.用户注册:
S1.1.用户动态口令注册:用户设置一个秘密通信短语W,认证服务器A给用户产生一个种子值S,用户设置一次性口令序列的最大元素个数N,最大元素个数N和种子值 S以安全通道传到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A运算得出一次性口令P0,其中P0=Fn(W+S);
S1.2. 用户人脸注册: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人脸并提取用户的初始人脸特征值T´, 初始人脸特征值T´以安全通道传到认证服务器A, 初始人脸特征值T´保存到认证服务器A的人脸数据特征库中,人脸数据特征库中用户的注册信息包括有:用户的身份标志ID、用户的秘密通信短语W、用户的N、用户的种子值S、用户的一次性口令P0和用户的初始人脸特征值T´;
S2.第i次用户认证:
S2.1:用户以身份标志ID向认证服务器发起申请;
S2.2:认证服务器A应答步骤S2.1的申请,认证服务器A通过H(W)进行加密S+N-i+Pi-1得到EH(W)(seed+N-i+Pi-1),将EH(W)(seed+N-i+Pi-1)和散列值hash传到用户;
S2.3:用户收到挑战信息,同时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如果没有篡改,那么解密可得出S,N-i,Pi-1,并运算用户第i次登陆的一次性口令Pi,其中Pi=Fn-i(W+S);
S2.4:用户完成认证服务器A的身份认证并存储用户第i次登陆的一次性口令Pi,将Pi再次做F运算得到P´i-1,亦即P´i-1=F(Pi),对P´i-1和Pi-1做比对;
S2.4.1:若P´i-1=Pi-1,下一步;
S2.4.2: 若P´i-1≠Pi-1,认为有小数攻击的风险,限制进行登陆;
S2.5: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人脸并提取用户的人脸特征值T, 以Pi为密钥来对T做做非对称加密,同时将加密信息M以及它的散列值hash传到认证服务器A,即加密信息M=Epi(T);
S2.6:认证服务器A收到加密信息M并进行完整性验证;
S2.6.1:若S2.6验证没有篡改,那么运算P´i=Fn-i(W+S),解密密钥P´i对M解密,得到人脸特征值T;
S2.6.2若S2.6验证比对率超过预定阈值,那么对C的验证合规;
S2.7认证服务器A变更存储的数据,将序列号递减1,及认证口令变更成Pi,为下一次成功登录做准备;一旦序列号递减到0,必须做初始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FA算法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2中的初始人脸特征值T´为摄像头提取的脸型及五官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FA算法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2中采用边界Fisher分析Marginal Fisher Analysis算法、简称MFA算法得到初始人脸特征值T´,MFA算法把同类人脸样本数据中近邻的样本拉近,MFA算法把异类人脸样本数据间近邻的样本推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6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