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菌隔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9168.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刘冰;刘科学;赵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精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24;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驿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5 | 代理人: | 孙小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菌 隔离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菌隔离器,所述无菌隔离器包括舱体、可视操作部、灭菌系统、以及风循环系统,所述舱体为水平的圆柱体状结构,所述舱体内设置有可拆卸的操作平台,所述可视操作部包括可视窗和操作口,所述可视窗设置于所述舱体环形面上,所述可视窗与所述舱体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可视窗上开设有所述操作口,所述操作口中密封地设置有可拆卸的手套,所述风循环系统为所述舱体提供由上向下单向风流,所述灭菌系统产生灭菌物随着单向风流而对所述舱体灭菌。上述无菌隔离器,其结构为水平圆柱体状,耐受正负压的能力有效提升,舱体无死角,灭菌效果好,染菌可能大幅降低,舱体内外形成密闭的有效的隔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菌隔离器。
背景技术
隔离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一方面,采用隔离技术,可以较好地保证操作环境免受污染;另一方面,在高活性、高致敏性、高毒性等生物制品的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以较好的对操作人员进行防护,避免操作人员的健康受到侵害。隔离技术最常见的应用便是无菌隔离器,无菌隔离器可为生物实验操作提供一个最可靠的环境,较好地防止微生物污染,现已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的无菌隔离器大多采用方形舱体(即长方体状舱体),而舱体边角处采用满焊然后修磨圆角的方式处理,该种处理的方形舱体虽然已经尽可能的减少了死角,但是仍存在较大染菌隐患,另外,较多的焊缝和边角处理必然会增加无菌隔离器的质量风险,耐受正负压程度较弱。针对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设计更加合理的新型无菌隔离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无菌隔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菌隔离器,所述无菌隔离器包括舱体、可视操作部、灭菌系统、以及风循环系统,所述舱体为水平的圆柱体状结构,所述舱体内设置有可拆卸的操作平台,所述可视操作部包括可视窗和操作口,所述可视窗设置于所述舱体环形面上,所述可视窗与所述舱体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可视窗上开设有所述操作口,所述操作口中密封地设置有可拆卸的手套,所述风循环系统为所述舱体提供由上向下单向风流,所述灭菌系统产生灭菌物随着单向风流而对所述舱体灭菌。
进一步地,所述灭菌系统包括VHP发生器,所述VHP发生器产生汽化过氧化氢来对所述舱体进行灭菌。
进一步地,所述风循环系统包括混风舱、进风部、均流部、回风管道、以及排风部,所述混风舱设置于所述舱体上方且与所述舱体连通,所述进风部设置于所述混风舱上方与所述混风舱连通,所述排风部与所述混风舱连通,所述均流部设置于所述舱体内部上方,所述回风管道将所述舱体与所述混风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均流部包括均流膜和层流风机,所述均流膜水平的设置于所述舱体内部上方且高于所述可视窗,所述层流风机设置于所述均流膜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与所述操作口通过手套圈可拆卸地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圈中可拆卸地设置有支撑所述手套的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侧面开设第一开口,所述可视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外周的所述舱体铰接连接,所述可视窗可绕铰接处转动而开启或扣合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可视窗的另一端设置有锁体。
进一步地,所述可视窗与所述舱体之间还设置有气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与所述可视窗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内部中空的充气式密封条;当所述密封条充气后,所述密封条与所述舱体和所述可视窗紧密接触形成密封窗。
进一步地,所述可视窗与竖直方向夹角α,夹角α1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无菌隔离器,其结构为水平圆柱体状,耐受正负压的能力有效提升,舱体无死角,灭菌效果好,染菌可能大幅降低,舱体内外形成密闭的有效的隔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精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精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9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针刺锂电池用集流体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全无线充电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