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9437.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6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刘昕昭;王清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允天律师事务所 11697 | 代理人: | 魏金霞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装置的触控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触控层和光学补偿层,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和多个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二电极组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通过所述光学补偿层连接,且所述光学补偿层在所述触控层表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层,以使所述触控单元各个位置处均为触控层和光学补偿层的双层结构,避免了触控单元中的某些区域由于膜层数量不同而导致的吸光程度不同,从而导致的在某些显示条件下的架桥可见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显示装置中集成触控功能已成为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该触控功能多通过分别沿横向和纵向延伸的多个电极组实现,横向和纵向的电极组在交叉位置处通过电极架桥实现沿一方向延伸的电极组的电连接,以及两个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电极组之间的绝缘。
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集成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电极架桥可见的问题,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显示装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架桥可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和触控单元;其中,
所述触控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触控层和光学补偿层,所述触控层与所述光学补偿层彼此绝缘,所述光学补偿层在所述触控层表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层;
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组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布、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电极组与所述第二电极组彼此绝缘;
所述第一电极组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组包括通过所述光学补偿层连接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装置的触控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触控层和光学补偿层,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和多个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二电极组中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通过所述光学补偿层连接,且所述光学补偿层在所述触控层表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层,以使所述触控单元各个位置处均为触控层和光学补偿层的双层结构,避免了触控单元中的某些区域由于膜层数量不同而导致的吸光程度不同,从而导致的在某些显示条件下的架桥可见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触控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2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2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2中虚线框K1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2中虚线框K1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5中虚线框K2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9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