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驱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特性热力图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9470.9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8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薛大禹;党尧;王栋;弋渤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20 | 分类号: | G06T11/20;G06T11/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驱动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动态 特性 力图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特性热力图构建方法,包括选取分析因素对应的数据作为选取数据;对所有选取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基于趋势定量变化阈值限制的稳态工况段检测提取,获得稳态工况段;将稳态工况段时间区间内的分析因素对应的选取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分析因素数据:以5%~10%的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宽度划分负荷区间;边界状态标志在各荷区间内的所有稳态工况聚类为一个工况簇,计算每个工况簇中的分析因素间的相关系数;构建相关系数矩阵,即为热力图。本发明的构建方法能够在热力图中清晰准确的展示各因素间相关性特性,能够更加准确的指导控制策略及相关建模工作对系统输入量的选取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领域,涉及动态特性热力图,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特性热力图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影响锅炉动态特性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部分环境温度、负荷率、煤质等运行不可控环境因素,以及排烟氧含量、配风方式等运行可控参数。众多因素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一些高校和电力科研院所对煤电机组能效敏感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多数处于仿真阶段,在实际优化项目上也有一定应用。如在大型燃煤机组上选用供电煤耗作为衡量标准,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能耗分析模型,计算不同负荷区域各运行特征参数对供电煤耗的敏感性系数,在不同负荷下根据敏感性系数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但分析过程往往是确定一个单一目标,如锅炉效率,然后选取一定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各选取因素与目标间的相关性特征,但实际上各因素之间也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而在敏感性分析确定某一目标的主导影响因素时,需要确定这一因素对目标相关系数的独立性,这就需要继续以这一因素作为目标与其他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特性热力图构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态特性热力图精准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动态特性热力图构建方法,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数据选取:
选取主蒸汽压力sp、主蒸汽温度st、主蒸汽流量sf、炉膛出口负压np、炉膛上部差压dp、风室压力wpo、一二次风比q12、排烟氧含量o、排烟温度smt、二次风机出口温度w2t、冷渣机频率lz、给煤量c、排渣比率hf、分离器温差tc和锅炉相对效率eta作为分析因素;
选取分析因素对应的数据作为选取数据;
步骤二,循环流化床锅炉稳态工况段聚类提取:
步骤201,对所有选取数据进行平滑处理;
步骤202,基于趋势定量变化阈值限制的稳态工况段检测提取,获得稳态工况段;
所述的趋势定量变化阈值限制约束条件为:
主蒸汽压力极值差小于均值的2%;
主蒸汽流量极值差小于均值的3%;
给煤量极值差小于均值的3%;
床温极值差小于均值的1%;
床压极值差小于均值的2%;
排烟氧含量极值差小于均值的5%;
数据连续时间长度大于10min且小于60min;
步骤203,将步骤202获得的稳态工况段时间区间内的分析因素对应的选取数据进行聚合,单个数据重复参与多段聚合,得到聚合后的分析因素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9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压配电柜的节能型防水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侧功率开关的输出级电路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