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控制灌溉装置蓄水的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0274.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艳高 |
主分类号: | E03B11/00 | 分类号: | E03B11/00;E03B11/04;A01G25/00;H01H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灌溉 装置 蓄水 控制 | ||
一种自动控制灌溉装置蓄水的控制装置,涉及灌溉技术领域,一种自动控制灌溉装置蓄水的控制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水槽,水槽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浮块,浮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磁块一,水箱的底部内壁开设有液腔,液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块,活塞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磁块二,活塞块的内壁且靠近磁块二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磁板。该自动控制灌溉装置蓄水的控制装置,通过磁块一和磁块二的配合使用,当水箱内水量不足时,这时活塞块会在磁块一和磁块二的相互排斥作用下向下移动,使水箱内的水及时补充,保证了水箱内水始终处于满的状态,提高了灌溉装置的实用性,大大保证了灌溉装置的灌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控制灌溉装置蓄水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目前的灌溉方式大多是通过灌溉装置进行灌溉,但是目前的灌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极大影响灌溉设备的正常使用。
目前的灌溉设备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蓄水槽干涸的情况,导致水槽难以及时进行补充,造成灌溉装置难以维持正常工作,造成灌溉中断,影响灌溉的效率,大大降低了灌溉的面积,并且大大影响植被的生长,降低了植被的成活率。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控制灌溉装置蓄水的控制装置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实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制灌溉装置蓄水的控制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水槽,水槽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浮块,浮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磁块一,水箱的底部内壁开设有液腔,液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块,活塞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磁块二,活塞块的内壁且靠近磁块二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隔磁板,活塞块的内壁且靠近隔磁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介质板,活塞块的内壁且靠近电介质板的外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阻尼孔,水箱的内壁且靠近液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正极板,水箱的内壁且靠近液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负极板,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负极板电性连接的电阻,水箱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体。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自动控制灌溉装置蓄水的控制装置,通过磁块一和磁块二的配合使用,当水箱内水量不足时,这时活塞块会在磁块一和磁块二的相互排斥作用下向下移动,使水箱内的水及时补充,保证了水箱内水始终处于满的状态,提高了灌溉装置的实用性,大大保证了灌溉装置的灌溉效率。
2、该自动控制灌溉装置蓄水的控制装置,通过电介质板和电阻的配合使用,当电介质板将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相对面积减小时,电路电压小于电阻的最大通路电压,这时电阻处于通路状态,使电磁体处于通电状态,有效阻碍活塞块的移动,使活塞块缓慢上移和下移,保障了灌溉装置加水加满。
进一步,所述水箱的材料为硬质高强度材料且水箱不具有导磁性以及导电性,水箱起到固定各部件的作用,所述水槽的形状为长方体状且水槽的高度小于水箱的高度,水槽起到蓄水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浮块的材料为硬质高强度材料且浮块的形状为长方体状,浮块起到传动的作用,所述磁块一的材料为铷磁铁材料且磁块一的尺寸小于浮块的尺寸,磁块一起到磁性传动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液腔的内部填充有磁流变液且液腔的形状为圆柱状,液腔起到储存磁流变液的作用,所述活塞块的材料为橡胶材料且活塞块的形状为圆柱状,活塞块起到传动的作用,所述磁块二的材料为铷磁铁材料且磁块二的尺寸小于活塞块的尺寸,磁块二起到磁性传动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隔磁板的材料为非导磁材料且隔磁板的形状为“凹”字形,隔磁板起到隔绝磁块二磁性影响的作用,所述电介质板的尺寸小于活塞块的尺寸且电介质板的形状圆柱环状,电介质板起到改变电路电压大小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艳高,未经王艳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2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