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臭生物炭基有机肥造粒设备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0395.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2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雄;文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恒汇达生态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C05G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有机肥 设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无臭生物炭基有机肥造粒设备及工艺,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上的传送带、设置于传送带上的挤压机构和设置于挤压机构右侧的切割机构。在本发明中,通过增加了挤压机构,从而使得挤压出的生物炭基有机肥原料强度增高,避免了传统上炭基肥料颗粒强度不高且比较松散,又增加了切割机构,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快速切割生物炭基有机肥原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造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臭生物炭基有机肥造粒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炭基肥的生产工艺设备主要是沿用传统有机肥的生产工艺。由于生物炭属于脆性材料黏结性不高,肥料颗粒不易成型。因此选用合理的造粒工艺至关重要。
目前生物炭基肥的生产工艺设备主要是沿用传统有机肥的生产工艺,由于生物炭属于脆性材料黏结性不高,采用现有的有机肥产品生产工艺生产的炭基肥料颗粒强度不高,比较松散,返料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炭基废料颗粒松散和返料率较高的问题,而提出的无臭生物炭基有机肥造粒设备及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无臭生物炭基有机肥造粒设备及工艺,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上的传送带、设置于传送带上的挤压机构和设置于挤压机构右侧的切割机构;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的切割刀、设置于第一壳体一侧的第二壳体、转动设置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一转盘、设置于第一转盘上的导向块和设置于第一转盘一侧的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上设有多个挡块,所述导向块与挡块接触,所述第二转盘通过转轴与切割刀连接,所述第一转盘通过电机驱动。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挤压板和设置于箱体底部的多个出料孔,所述挤压板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所述箱体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下料斗。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三壳体、从右到左依次转动设置于第三壳体内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设置于第一张紧轮与第二张紧轮之间的刮落机构和设置于第二张紧轮与第三张紧轮之间的清洁机构,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三张紧轮位于传送带下表面,所述第二张紧轮位于传送带上方。
进一步,所述刮落机构具体为多个刮刀,多个所述刮刀底部设有卡块,所述连板上设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清洁机构包括设置于连板上的挡板、设置于挡板一侧的夹板和设置于夹板与挡板之间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毛刷。
进一步,所述夹板底部设有滑板,所述连板上设有与滑板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板通过复位弹簧与滑槽内壁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壳体外一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通过多个螺栓固定于第三壳体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三壳体底部开设有废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通过增加了挤压机构,从而使得挤压出的生物炭基有机肥原料强度增高,避免了传统上炭基肥料颗粒强度不高且比较松散,又增加了切割机构,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快速切割生物炭基有机肥原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无臭生物炭基有机肥造粒设备及工艺的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无臭生物炭基有机肥造粒设备及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侧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无臭生物炭基有机肥造粒设备及工艺中挤压机构的俯剖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局部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恒汇达生态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恒汇达生态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3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芬美容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桌面收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