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智能锁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0617.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5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嗣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坚朗海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L67/125;H04L67/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欧菊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智能 终端 管理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智能锁管理系统,包括智能门锁、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辅助设备;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智能辅助设备和智能门锁通信连接;智能辅助设备用于将移动智能终端的D+/D-差分信号和智能门锁的串口信号转换一致,实现两者互通;移动智能终端上安装有管理智能门锁的智能锁助手App;智能锁助手app接收通过智能辅助设备控制智能门锁。本发明的管理系统,利用智能辅助设备可以和多种不同接口的手机、电脑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使用者、智能锁维护人员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使用手机、电脑上对应的智能锁助手app实现对智能门锁的锁端的各种功能的管理,大大提高了智能门锁使用以及维护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锁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智能锁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智能家居潮流的推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挑选智能产品,来换取更便捷的生活体验。作为家庭的第一道安全确保,门锁是每个家庭都会用到的设备,智能门锁也是一种新潮流。智能门锁的安全、便捷特性与防盗功能,满足了大众用户的需要,也正在被多数用户所认可,成为智能家居时期产物。在将来,借助智能家居的力量,智能门锁会成为一种趋势,走进千家万户,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加与安防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机械锁具将会被智能门锁替代。
目前智能门锁有几个痛点需求比较难以解决:GA374-2019要求的500条日志记录,有些门锁无显示屏,光靠语音实现和体验感极其不便;固件升级和维护非常不方便,特别是一线产品经理和维护人员,他们希望有简单傻瓜化的工具;对特定的PDA手持机开门方式(对海贝斯双电路锁),PDA手持机的维护升级各方面都不方便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提出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智能锁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包括智能门锁、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辅助设备;
所述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所述智能辅助设备和所述智能门锁通信连接;
所述智能辅助设备用于将移动智能终端的D+/D-差分信号和所述智能门锁的串口信号转换一致,实现两者互通;
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上安装有管理所述智能门锁的智能锁助手App;所述智能锁助手app接收通过智能辅助设备控制所述智能门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门锁包括前锁备用系统端和后锁IAP端,所述智能辅助设备和所述智能门锁的前锁备用系统端和以及后锁IAP端均可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前锁备用系统端用于实现智能门锁的备用系统开锁功能;
所述后锁IAP端用于实现智能门锁的系统管理和升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锁备用系统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锁备用USB接口和备用MCU,所述后锁IAP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后锁USB接口、转接板和主用MCU,所述备用MCU和主用MCU相互连接进行双向通信;
所述智能辅助设备包括串口转换芯片,所述串口转换芯片用于将移动智能终端的D+/D-差分信号和所述智能门锁的串口信号转换一致,进行互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辅助设备还包括mini USB接口,所述智能辅助设备通过所述mini USB接口与所述智能门锁的前锁备用USB接口以及后锁USB接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锁备用USB接口和所述备用MCU通过串口或PDA1/PDA2两线连接,所述转接板和所述主用MCU通过串口或I2C连接,进行实现双向通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辅助设备还可包括主控MCU,所述主控MCU用于将串口信号转换为HBS私有协议信号,所述串口转换芯片与所述主控MCU连接,所述主控MCU和所述mini USB接口连接,所述主控MCU包括后锁IAP功能模式和前锁备用系统开锁模式,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坚朗海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坚朗海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