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0632.0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2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磊;张宏弢;卢欣悦;郝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渥汇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8/108;F24F11/89;F24H3/02;F24H9/18;F24H9/20;F25B43/00;F25B4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空气 调节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该基于多功能空气温度和湿度调节机,包括第一主机、第二主机和运行流程,所述第一主机与所述第二主机的内部均设置有独立的风道,所述第一主机的内部在风道出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主机在风道内部均靠近第一风机的一端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第一主机在风道内部均靠近加热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主机在风道内部远离第一风机一端的进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蒸发器。本发明设置有蒸发器和加热器,配合两个冷凝器和多个电磁阀,温度、湿度和排风量的单独控制或同时控制,解决了传统家用空调器或除湿机应用中的一些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小型空调器或除湿机,无法实现同时控制湿度和温度,无法实现除湿时等温出风,或者实现起来能耗太高,有悖于国家现行的能源应用政策;或者采用两个或者多个设备达到上述目的,占用空间较多、投入较多,特别在一些较小的建筑空间,由于空间受限,就无法到达上述目的,因此影响一些建筑空间对温度、湿度的功能需求或品质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家用小型空调器或除湿机,无法实现同时控制湿度和温度,无法实现除湿时等温出风,或者实现起来能耗太高,有悖于国家现行的能源应用政策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空气调节器,包括第一主机、第二主机和运行流程,所述第一主机与所述第二主机的内部均设置有独立的风道,所述第一主机的内部在风道出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主机在风道内部均靠近第一风机的一端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第一主机在风道内部均靠近加热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主机在风道内部远离第一风机一端的进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蒸发器;
所述第二主机的内部在风道出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主机在风道内部远离第二风机一端的进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主机的内部在风道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气液分离器和压缩机;
所述蒸发器的出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一循环管道,所述第一循环管道远离蒸发器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固定连通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远离的出液口通过三通管道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三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固定连通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液口固定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蒸发器的进液口通过管道固定连通有膨胀节流装置,所述膨胀节流装置远离蒸发器的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通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液口通过三通管道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单向阀与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液口均通过一个三通管道固定连通有第二循环管道。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的运行流程为;
S1. 使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升温除湿,降温除湿或等温除湿等模式;
S2. 调节机的控制器根据选择的模式,控制四个电磁阀和加热器,通过调节制冷剂的流通路径,控制空气处理后的温度和湿度;
S3. 调节机的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启动,使空气在调节后进入室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进液口分别与第四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凝器和第一冷凝器的出液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循环管道远离第三电磁阀和第二单向阀的一端通过一个三通管道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进液口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风机的内部设置有风机调速器。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渥汇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渥汇人工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