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护坡型联锁生态砖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0756.9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楠楠;马雄威;张莹;顾华;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创净源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A01G9/033;A01G9/029;A01G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护坡 联锁 生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护坡型联锁生态砖,包括砖体、第一生态砖、第二生态砖、第三生态砖和第四生态砖,所述砖体的整体形状为正方形,所述砖体的外部左端设置有第一联锁扣体,所述砖体的外部后端设置有第二联锁扣体,所述砖体的内部前端设置有第一联锁扣槽,所述砖体的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二联锁扣槽。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种植槽用于填铺种植土以及播撒草籽,种植的植物通过吸收和蒸腾作用减少坡体内水分,降低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增加土体吸力,有利于边坡体稳定,同时植物根部在土壤中错综盘结,起到加固作用,设计的砖体单体较小,施工起来更加灵便,对于边角以及凹凸不平的地势也可以有较好铺设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湖泊以及水库护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修复护坡型联锁生态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范围内的高速公路、道路、河道治理及其它生态环境改善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其中对于护坡建设,大量以六边形护坡砖的应用为主,将其铺设在河道、沟渠、湖泊等库岸带,主要起到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的作用;这类型护坡砖经过一定时期的植被恢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但是,其最大缺陷是存土量少,且不能较好的避免土壤流失,通过长期的观测和调查发现,目前以六棱护坡砖为护坡材料的护坡工程在施工完成后的一至三年内存在非常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生态护坡砖内土壤一般流失体积可达1/4-1/2,有的达到2/3甚至更高。同时该种砖块耐久性差,混凝土护坡板底很容易脱落,造成土壤松动,倾入水体,降低水体透明度,边坡植被生长环境被干扰,逐渐凋落,形成块状裸露区域,影响景观欣赏,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稳定性良好,施工操作简单快捷,铺设效果较好,且节能环保的修复护坡型联锁生态砖,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护坡型联锁生态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修复护坡型联锁生态砖,包括砖体、第一生态砖、第二生态砖、第三生态砖和第四生态砖,所述砖体的整体形状为正方形,所述砖体的外部左端设置有第一联锁扣体,所述砖体的外部后端设置有第二联锁扣体,所述砖体的内部前端设置有第一联锁扣槽,所述砖体的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二联锁扣槽,所述第一联锁扣体和第二联锁扣体与第一联锁扣槽和第二联锁扣槽之间皆设置成可以相互匹配的联锁式结构,所述第一生态砖通过位于第一生态砖内部前端的第一联锁扣槽与第二生态砖外部后端的第二联锁扣体之间相互联锁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生态砖通过位于内部右端的第一联锁扣槽与第三生态砖外部左端的第一联锁扣体之间相互联锁配合连接,所述第四生态砖通过位于第四生态砖外部左端的第一联锁扣体与第二生态砖内部右端的第二联锁扣槽之间相互联锁配合连接,所述第四生态砖通过位于第四生态砖外部后端的第二联锁扣体与第三生态砖内部前端的第一联锁扣槽之间相互联锁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砖体的内部表面均匀对称设置有四组种植槽,并且种植槽的形状为长方形。
优选的,所述砖体的外部背面均匀设置有防滑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生态砖、第二生态砖、第三生态砖和第四生态砖之间相互镶嵌联锁配合连接形成铺面系统,且第一生态砖、第二生态砖、第三生态砖和第四生态砖之间紧密咬合形成一个矩阵砖网。
优选的,所述砖体、第一生态砖、第二生态砖、第三生态砖和第四生态砖的材料皆是由建筑垃圾废料、粉煤灰以及黏土环保材料高压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修复护坡型联锁生态砖通过设置的种植槽用于填铺种植土以及播撒草籽,种植的植物通过吸收和蒸腾作用减少坡体内水分,降低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增加土体吸力,有利于边坡体稳定,同时种植的植物可以减少降雨时下落水滴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土壤颗粒的飞溅,同时,植物根部在土壤中错综盘结,起到加固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创净源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创净源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