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0986.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敏;方斌;陈健;伍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禾素时代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F8/1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邓爱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抗病毒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涤纶切片与PHBV按质量比10:1‑100:1混合纺丝,所述PHBV粒料用量质量百分比为0.5‑10%;将混合纺丝经熔体输送→纺丝→侧吹风→集束→拉伸→紧张热定型→卷曲→松弛→定型→切断→打包,其中混合料的特性粘度为0.2‑1.5dL/g,含水量在10‑80ppm,纺丝组件压力为120‑170MPa,纺丝温度为270‑290℃,吹风温度为15‑30℃,拉伸倍数为2‑5倍,紧张热定型温度为170‑210℃,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纤维抗菌效果的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要求越来越高。表现在纺织工业上是对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目前的抗菌织品大都是通过将含有消毒、灭菌功能的溶液或材料、甚至药物涂覆在织品表面,用这种方法制得抗菌制品其耐久性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或数次洗涤即失去了抗菌效果,基于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纤维抗菌效果的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涤纶切片与PHBV按质量比10:1-100:1混合纺丝,所述PHBV粒料用量质量百分比为0.5-10%;
(2)将步骤(1)得到的纺丝进行载纺丝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载纺丝工艺流程为熔体输送→纺丝→侧吹风→集束→拉伸→紧张热定型→卷曲→松弛→定型→切断→打包。
进一步的,所述载纺丝工艺流程为熔体输送→纺丝→卷绕→落筒→集束→牵伸→卷曲→烘燥热定型→切断→打包。
进一步的,所述PHBV粒料要烘干干燥,含水率控制在0.2-1%。
进一步的,步骤(2)中螺杆挤出机熔融温度为230℃-280℃。
进一步的,混合料的特性粘度为0.2-1.5dL/g,含水量在10-80ppm,纺丝温度为260-390℃,吹风温度为10-30℃。
进一步的,混合料的特性粘度为0.2-1.5dL/g,含水量在10-80ppm,纺丝组件压力为120-170MPa,纺丝温度为270-290℃,吹风温度为15-30℃,拉伸倍数为2-5倍,紧张热定型温度为170-210℃。
(三)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得到的纤维其抗菌抑菌等性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且具有更为长效抗菌抗病毒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运动服装服饰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抗菌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涤纶切片与PHBV按质量比10:1-100:1混合纺丝,所述PHBV粒料用量质量百分比为0.5-10%;将混合纺丝经熔体输送→纺丝→侧吹风→集束→拉伸→紧张热定型→卷曲→松弛→定型→切断→打包,其中混合料的特性粘度为0.2-1.5dL/g,含水量在10-80ppm,纺丝组件压力为120-170MPa,纺丝温度为270-290℃,吹风温度为15-30℃,拉伸倍数为2-5倍,紧张热定型温度为170-210℃,最终可得到PHBV抗菌抗病毒涤纶短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禾素时代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禾素时代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9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合金的高频淬火设备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包吸附氡气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