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聚类算法的距离计算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1128.2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9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俞红祥;杨以杰;杨振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762 | 分类号: | G06V10/762;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杨静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算法 距离 计算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面向聚类算法的信息距离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二进制计算机一(11),二进制计算机二(12),和信息距离最大值计算器(13);所述二进制计算机一(11)包括最短程序一(1101)和长度计算器一(1102),用于计算科氏复杂度一;所述二进制计算机二(12)包括最短程序二(1201)和长度计算器二(1202),用于计算科氏复杂度二;所述信息距离最大值计算器(13),将科氏复杂度一和科氏复杂度二作为输入信息,计算得到输入对象X和输入对象Y之间的信息距离。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聚类算法的信息距离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进制计算机一以输入对象X作为输入,输出对象Y作为输出,通过最短程序一(1101),计算从输入对象X得到输出对象Y的最短程序,并通过长度计算器一(1102),计算最短程序的长度,并得到科氏复杂度一。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聚类算法的信息距离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进制计算机二以输入对象Y作为输入,输出对象X作为输出,通过最短程序二(1201),计算从输入对象Y得到输出对象X的最短程序,并通过长度计算器二(1202),计算最短程序的长度,并得到科氏复杂度二。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聚类算法的信息距离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进制计算机一为Y的无损压缩长度计算器(21),用于计算Y的无损压缩长度;所述二进制计算机二为X的无损压缩长度计算器(22),用于计算X的无损压缩长度;所述信息距离最大值计算器为无损压缩距离最大值计算器(23),通过输入X的无损压缩长度和Y的无损压缩长度,得到输入对象X和输入对象Y之间的无损压缩距离。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聚类算法的信息距离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Y的无损压缩长度计算器(21)包含无损压缩器一(2101)、无损解压器一(2102)、无损压缩长度提取器一(2103)、无损压缩长度最小值计算器一(2104);所述无损压缩器一(2101)以离散对象Y原值作为输入,经过所述无损解压器一(2102),得到输出离散对象X估值;所述无损压缩长度提取器一(2103),在输出离散对象X估值能够无错恢复的前提下,从所述无损压缩器一(2101)中提取出对输入离散对象Y原值的无损压缩长度,得到压缩后数据长度一;所述无损压缩长度最小值计算器一(2104)以压缩后数据长度一作为输入,计算出Y的无损压缩长度。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聚类算法的信息距离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的无损压缩长度计算器(22)包含无损压缩器二(2201)、无损解压器二(2202)、无损压缩长度提取器二(2203)、无损压缩长度最小值计算器二(2204);所述无损压缩器二(2201)以离散对象X原值作为输入,经过所述无损解压器二(2202),得到输出离散对象Y估值;所述无损压缩长度提取器二(2203),在输出离散对象Y估值能够无错恢复的前提下,从所述无损压缩器二(2201)中提取出对输入离散对象X原值的无损压缩长度,得到压缩后数据长度二;所述无损压缩长度最小值计算器二(2204)以压缩后数据长度二作为输入,计算出X的无损压缩长度。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聚类算法的信息距离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进制计算机一为Y的有损压缩长度计算器(31),用于计算Y的有损压缩长度;所述二进制计算机二为X的有损压缩长度计算器(32),用于计算X的有损压缩长度;所述信息距离最大值计算器为有损压缩距离最大值计算器(33),通过书输入X的有损压缩长度和Y的有损压缩长度,得到输入对象X和输入对象Y之间在允许最大数据失真为D前提下的有损压缩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11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