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混合干燥生物质颗粒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1231.7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力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东源广工大现代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伍志祥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混合 干燥 生物 颗粒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混合干燥生物质颗粒成型设备,包括箱体,所处箱体的隔板上部设置空心的筒状旋转座和进料腔,所述旋转座的内壁设置进料叶片,所述旋转座的外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提升叶片和水平的搅拌棒,所述筒状旋转座和进料腔之间设置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蓄料空间底部与进料腔连通,所述弧形块的蓄料空间设置提升螺旋杆,本发明中的生物质颗粒成型设备用于生物质颗粒的制粒,能够完成生物质颗粒加工中二次搅拌、干燥、送料和冷却等多个工序,且在此过程中实现多种功能的能量共用,可在生物质颗粒实际生产中替代现有设备,节约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颗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混合干燥生物质颗粒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一般利用压辊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对于多种生物质混合而成的生物质颗粒生物质原料需经过筛选、粉碎、再筛选、搅拌、干燥、制粒、冷却等工序,形成生物质颗粒。一般的颗粒成型设备功能单一,只能用于制粒,如果需要完成整个生物质颗粒,需要多台设备配合完成,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一体式混合干燥生物质颗粒成型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体式混合干燥生物质颗粒成型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水平的隔板,所处箱体的隔板上部设置空心的筒状旋转座和进料腔,所述旋转座的内部空心空间为保温腔、旋转座的内孔为内腔,所述旋转座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之间为外腔,所述进料腔位于外腔的底部,所述进料腔的进料口贯穿箱体,用于进料。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座与隔板旋转连接,所述旋转座的内壁设置进料叶片,所述旋转座的外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提升叶片和水平的搅拌棒。所述旋转座进行旋转,提升叶片、搅拌棒和进料叶片同时旋转,所述搅拌棒对外腔中的物料进行二次搅拌,提升叶片可将搅拌后的物料进行往上提升,使其高于旋转座的顶面,进入内腔中,进料叶片可将内腔中的物料往下传送。
进一步的,所述筒状旋转座和进料腔之间设置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蓄料空间底部与进料腔连通,用于进料腔中的物料进入弧形块的蓄料空间底部,所述弧形块的蓄料空间设置提升螺旋杆,所述提升螺旋杆可将蓄料空间底部中的物料往上提升,使其进入搅拌区。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座的底部固定设置延伸环,所述延伸环的外部固定套接齿圈,所述提升螺旋杆的底部固定套接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啮合。此结构可将旋转座的旋转力用于驱动提升螺旋杆旋转,实现旋转力的共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隔板下部设置一对相互配合的制粒辊,制粒辊表面设置多个半个颗粒模型的凹槽,所述制粒辊的进料端与旋转座的内腔连通,两个制粒辊相对旋转,对内腔中的物料进行压制,形成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制粒辊的出料端设置出料通道,出料通道的底部设置用于收集生物质颗粒的收集盒,所述出料通道的一侧设置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内部设置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向出料通道股入外部冷空气,对出料通道中的生物质颗粒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通道的另一侧设置连通旋转座的保温腔的热风管,所述热风管内部设置进风风扇,进风风扇用于将出料通道中的热的空气股入旋转座中,使保温腔中具有高温气体,旋转座整体升温,可对内腔和外腔中的生物质物料进行加热干燥,而搅拌棒的搅拌和螺旋送料使物料处于流动状态,便于水分的排出,干燥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为保持旋转座加热干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所述热风管的外部设置电热丝,用于加热热风管中流通的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座的顶部设置用于出风的出气管,用于旋转座内部保温腔中气体的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力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东源广工大现代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湖南大力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东源广工大现代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1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