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液下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1775.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4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梁涛;张波;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太泵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F04D29/42;F04D29/6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离心泵 | ||
本发明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立式液下离心泵,包括离心泵本体、出水口、调节结构、导水软管、连接法兰、第一支撑杆、第一转轴、第二支撑杆和支撑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连接法兰与离心泵本体之间安装导水软管,使得用于连接排水管的连接法兰可以进行任意角度的调节,当离心泵的安装位置液面较低时,连接法兰可以改变角度从而降低排水管的连接高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安装,同时连接法兰与离心泵本体之间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限制连接法兰的移动范围,从而保证连接法兰仅可进行同一平面上的转动,方便调节连接法兰角度的同时降低转动对于导水软管的损伤,避免导水软管弯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立式液下离心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离心泵可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煤炭、建材等行业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浆体。如火电厂水力除灰、冶金选矿厂矿浆输送、洗煤厂煤浆及重介输送等。离心泵工作时,泵需要放在陆地上,吸水管放在水中,还需要灌泵启动。泥浆泵和液下离心泵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工作时电机需要放在水面之上,泵放入水中,因此必须固定,否则,电机掉到水中会导致电机报废。而且由于长轴长度一般固定,所以泵安装使用较麻烦,应用的场合受到很多的限制。
传统的液下离心泵针对不同的液面深度具有不同的规格高度,而在液面较浅时,传统的液下离心泵在使用时由于管道过高可能会带来水管安装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立式液下离心泵,能够调节出水管道的角度,从而方便排水管的安装。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立式液下离心泵,包括离心泵本体,所述离心泵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离心泵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导水软管、连接法兰、第一支撑杆、第一转轴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离心泵本体的侧面设有所述导水软管,所述导水软管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离心泵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导水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离心泵本体的侧面,所述导水软管的底侧设有支撑结构。
优选的,即为了对连接法兰的侧面进行抵触,从而方便对连接法兰的竖直状态进行定位,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抵触杆,所述离心泵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所述抵触杆,所述抵触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法兰的侧面相抵触。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抵触杆和连接法兰之间进行固定,保证过程中泵体的稳定性,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固定钩和控制杆,所述抵触杆与所述连接法兰相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钩,所述固定钩的端部与所述控制杆的一端相卡合,所述控制杆与所述连接法兰滑动连接。
优选的,即为了使得控制杆可以自动回复,方便控制抵触杆于连接法兰之间的连接状态,所述调节结构和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杆,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法兰。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连接法兰的侧面进行支撑,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和第二转轴,所述离心泵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转轴,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离心泵本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支撑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使用不同的使用情况,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滑槽、螺纹套和调节杆,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所述滑槽,所述螺纹套的两侧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所述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端部与所述离心泵本体之间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太泵阀有限公司,未经亚太泵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17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终端FM功能的测试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