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角度人脸采集的无感识别通行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1966.X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7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翼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7C9/37;G07C9/3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角度 采集 识别 通行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角度人脸采集的无感识别通行方法及系统,一种基于多角度人脸采集的无感识别通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多角度抓拍机的同时抓取,AI算法自动识别、去重、比对,形成结构化人员数据;一种基于多角度人脸采集的无感识别通行系统包括:黑白库管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图像比对模块和图像去重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通道内外布置AI摄像机,多角度采集通过人员的人脸特征,解决人员漏识别、误识别和避免拥堵情况,提高了通行效率和人员识别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角度人脸采集识别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多角度人脸采集的无感识别通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随着摄像头、算法、数据量等方面条件的成熟,逐渐成为一种基本应用工具类技术,得到不断普及。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考勤管理、安防验证等构思已经不再罕见。其基本原理如下,通过在进出通道内安置摄像设备来采集通过的人群的脸部数据,将该数据与系统预存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实现身份验证与识别判断。
相较于传统的刷卡、刷指纹、刷脸而言,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的难度在于不给被扫描对象任何打扰感,不要求被扫描对象的专门配合并能够快速识别进出人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角度人脸采集的无感识别通行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多角度人脸采集的无感识别通行系统,包括:黑白库管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图像比对模块和图像去重模块;其中:
所述黑白库管理模块,管理系统内存储的黑白人员名单,响应图像去重子模块的请求,并将黑白人员的数据信息传输至图像去重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目标区域内的人脸图像信息并上传至图像识别模块,实现前端数据的采集和转发;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接收来自信息采集模块的人脸图像信息并利用AI智能识别算法,提取人脸特征信息,输出至图像比对模块;
所述图像比对模块,读取图像识别模块的的人脸特征信息,通过调取黑白库管理模块的数据信息,进行人员身份识别;
所述图像去重模块,根据预设的过滤业务规则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过的数据输出至相关三方和业务平台。
优选的,所述黑白库管理模块包括:黑白名单存储子模块和黑白名单转发子模块;其中:
所述黑白名单存储子模块,由管理员导入黑白名单的数据,并在接收到来自黑白名单转发子模块的数据读取请求后,将所需数据传输至黑白名单转发子模块;
所述黑白名单传输子模块,与图像比对模块联动,实时传输人员特征信息数据至图像比对模块。
优选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块中利用布置于通道内外的AI智能摄像机进行人像数据采集。
优选的,所述图像识别模块包含AI智能识别库和24小时人像特征库;其中:
所述AI智能识别库,根据信息采集模块上传的人脸数据进行人脸特征信息提取,并将特征数据传输至24小时人像特征库;
所述24小时人像特征库,接收并存储人脸特征信息,为图像比对模块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基于多角度人脸采集的无感识别通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已有的黑白名单数据导入至系统内黑白名单库内;
S2:开启通道内AI智能摄像机电源;
S3:对进入抓拍区域的人员进行无感知抓拍;
S4:将抓拍的非结构化人像数据上传至系统内图像识别模块和/或三方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翼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翼网络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19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