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连续螺纹副的分离解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1985.2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0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田昀;岳洪浩;黎昱;梁春祖;姚旗;李继霞;林成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连续 螺纹 分离 解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连续螺纹副的分离解锁装置,主要由限位触发销、盖板、向心调节球轴承、非连续螺母、主驱动弹簧、推力滚针轴承、壳体、上压紧板、下压紧板、非连续螺杆、限位座、分离弹簧、加载螺母和捕获帽等组成。本发明采用整体非连续螺母承载形式,连接预紧整体螺纹副承载时刚度大,并且安装简单,与分瓣螺母形式相比,缩小了螺母的限位机构,不仅提高了连接刚度和强度,也减小了装置触发和承载构型的包络尺寸,使得空间布局紧凑,实现了承载50~100kN能力级别装置的轻小型模块化设计目标,可满足大型复杂航天器的大承载连接需求,还可以实现快响应、低冲击、可重复使用的解锁分离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火工解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连续螺纹副的分离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任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针对航天器连接分离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解锁装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连得住分得开,还要满足低冲击与可重复等要求,因此对于传统火工解锁装置具有分离冲击强烈、附加污染明显和不可重复使用等不可克服的缺点,新型非火工解锁装置也应运而生。
针对以上火工品解锁装置的不足,陆续出现了以记忆合金、石蜡、电磁作为驱动源的非火工解锁分离装置,但目前研制出的解锁装置虽然通过非火工触发使其分离冲击有所降低,但是与火工品相比,解锁装置中的机构设计复杂,解锁分离时间较长,对于航天领域分离窗口时间短的快响应需求就无法满足,也不利于多个解锁装置的分离一致性和同步性的性能保证,这样就提出了面向大型复杂航天器使用的能够快速解锁、大承载、低冲击的可重复使用解锁装置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非连续螺纹副的分离解锁装置,可以满足大型复杂航天器的大承载连接需求,还可以实现快响应、低冲击、可重复使用的解锁分离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连续螺纹副的分离解锁装置,包括:限位触发销、盖板、向心调节球轴承、非连续螺母、主驱动弹簧、推力滚针轴承、壳体、上压紧板、下压紧板、非连续螺杆、限位座、分离弹簧、加载螺母和捕获帽;
壳体通过螺钉与上压紧板连接;
非连续螺母与壳体内侧通过主驱动弹簧连接,非连续螺母下端与壳体中间安装有推力滚针轴承,非连续螺母上端与盖板之间安装有向心调节球轴承;
盖板通过螺钉与壳体上端面连接;
限位触发销穿过盖板上的孔插入非连续螺母的限位孔中;
非连续螺杆穿过下压紧板和上压紧板的中心孔后,与壳体内部安装的非连续螺母通过非自锁梯形螺纹连接到位;
限位座通过螺钉与下压紧板固连,并通过花键槽与非连续螺杆下端配合,限制非连续螺杆周向旋转方向;
分离弹簧套在限位座下端外侧,并通过加载螺母与非连续螺杆下端普通螺纹连接,将分离弹簧固定在加载螺母和限位座下端面之间;
捕获帽套在分离弹簧外侧,与限位座通过螺钉固连。
在上述基于非连续螺纹副的分离解锁装置中,
非连续螺杆穿过下压紧板和上压紧板的中心孔,实现对目标体的连接;
非连续螺母与非连续螺杆由非连续螺纹连接,构成非连续螺纹副,增加解锁分离的速度;其中,非连续螺纹为非自锁梯形螺纹。
在上述基于非连续螺纹副的分离解锁装置中,非连续螺母与非连续螺杆在圆周方向上有螺纹的区域小于无螺纹的区域,并且均匀布置;其中,非连续螺母与非连续螺杆在圆周方向上有螺纹的区域与无螺纹的区域的比例为4:5。
在上述基于非连续螺纹副的分离解锁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1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