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新型推动结构的大电流继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2332.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5/02 | 分类号: | H01H45/02;H01H45/12;H01H3/3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新型 推动 结构 电流继电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新型推动结构的大电流继电器,包括塑胶推动杆、动触点簧片、动衔铁、静触点,所述动触点簧片正对静触点且其正对的地方设置有动触点,推动杆包括连接部、推动簧片和沿着动触点簧片延伸的展开部,连接部用于与动衔铁连接,推动簧片、展开部不与动触点簧片固定连接,展开部位于动触点簧片朝向静触点的一侧,推动簧片位于动触点簧片远离静触点的一侧,推动簧片包括弯折以增加散热面积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的一端与推动杆相连,另一端朝向动触点簧片,所述推动杆通过展开部和推动簧片能带动动触点簧片靠近或远离静触点,展开部与推动簧片之间具有间隔,以使得推动簧片抵住动触点簧片时,展开部与动触点簧片之间具有间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新型推动结构的大电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电流继电器的推动结构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动触点簧片的弹簧片,弹簧片分别与动触点簧片和推动结构固定连接,从而使推动结构能带动动触点簧片靠近静触点,这种结构中,当继电器通过电流时,电流流经动触点簧片,在电流的作用下,簧片将产生正比于电流平方的热量,当电流增大时,热量以电流平方的倍数增长,因此在继电器通过大电流的情况下,动触点簧片发热十分严重,此时过多的热量将通过弹簧片传递至推动结构上,由于推动结构采用塑胶材质进行制作,大电流引起的发热现象会造成推动结构与弹簧片连接处的溶解,影响继电器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新型推动结构的大电流继电器,能够减少继电器通大电流时发热对继电器推进结构造成的影响。
为此提供一种使用新型推动结构的大电流继电器,包括塑胶推动杆、动触点簧片、动衔铁、静触点,所述动触点簧片正对静触点且其正对的地方设置有动触点,所述推动杆包括连接部、推动簧片和沿着动触点簧片延伸的展开部,其中,连接部用于与动衔铁连接,以使得动衔铁能带动推动杆靠近或远离静触点,推动簧片、展开部不与动触点簧片固定连接,展开部位于动触点簧片朝向静触点的一侧,推动簧片位于动触点簧片远离静触点的一侧,推动簧片包括弯折以增加散热面积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的一端与推动杆相连,另一端朝向动触点簧片,所述推动杆通过展开部和推动簧片能带动动触点簧片靠近或远离静触点,展开部与推动簧片之间具有间隔,以使得推动簧片抵住动触点簧片时,展开部与动触点簧片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部弯折成半圆形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部朝向动触点簧片的端部具有隔热顶端来使动触点簧片与推动簧片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顶端为以下两者中的一者:
平直金属片,其常态下垂直于动触点簧片,其远离动触点簧片的一端与散热部朝向动触点簧片的一端相连,其朝向动触点簧片的一面常态下为平行于动触点簧片的平面;
弧形金属片,其一端与散热部朝向动触点簧片的一端相连,当其与动触点簧片相接触时,其与动触点簧片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顶端与散热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展开部朝向动触点簧片的一端具有隔热部来使展开部与动触点簧片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部为球形凸起或朝向动触点簧片外表面为弧形的长条,当隔热部与动触点簧片相接触时,隔热部与动触点簧片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部与所述展开部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2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气动噪声风洞模型设计方法
- 下一篇:用于风控模型竞争的管理方法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