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桩桩侧压浆槽的清砂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2395.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太雷;熊仕坤;王佑力;潘洁;刘浩;蔡志坚;潘军;余本俊;刘建华;陈初远;王飞;冯晓强;谢秋峰;毛强伟;李进禹;张兴臣;刘轩铭;宁涛;李帅举;王雍筌;李旭东;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8 | 分类号: | E02D13/08;E02D5/6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江能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桩桩 侧压浆槽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管桩桩侧压浆槽的清砂系统及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含接高钢管和清砂管组件,接高钢管底端与桩侧压浆槽的顶端连通,其侧壁开设管道与外部水源连通;清砂管组件设置于所述接高钢管内,且所述清砂管组件包含并列设置且用于注射高压水的射水管、用于输送高压空气的风管和用于排出含砂污水的吸砂管,所述风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吸砂管的中部。本申请的清砂系统及方法,能够高效完成钢管桩桩侧压浆槽的清砂工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桩桩侧压浆槽的清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特殊地质的桥梁钢管桩基础,为解决钢管桩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需在钢管桩外侧设置桩侧压浆槽,通过桩侧压浆来提高钢管桩的承载能力。如图1所示,由于钢管桩桩侧压浆槽上布置有桩侧压浆孔,在钢管桩插打过程中,桩周围的砂子会不可避免地通过注浆孔进入到桩侧压浆槽内,砂子会严重影响桩侧压浆工作,所以在桩侧压浆前需清除桩侧压浆槽内的砂子。
对于开口面积很小,深度却很深的狭长桩侧压浆槽(例如:开口面积只有90cm2,深度达到100m),在建筑行业常用的传统的气举反循环清砂方法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无法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作业;第二、受吊高和存放空间限制,传统的气举反循环清砂设备必须分为多节组装,节段与节段之间采用法兰盘进行固定,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装拆法兰盘,清砂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管桩桩侧压浆槽的清砂系统及方法,能够高效完成钢管桩桩侧压浆槽的清砂工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管桩桩侧压浆槽的清砂系统及方法,包含:
接高钢管,其底端与桩侧压浆槽的顶端连通,其侧壁开设管道与外部水源连通;
清砂管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接高钢管内,且所述清砂管组件包含并列设置且用于注射高压水的射水管、用于输送高压空气的风管和用于排出含砂污水的吸砂管,所述风管的底端连通于所述吸砂管的中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砂管、射水管和风管均分为软管部分和钢管部分,所述吸砂管、射水管和风管的软管部分相互独立且通过外包软管绑扎在一起;所述吸砂管、射水管和风管的钢管部分分别设置于各自的软管部分的下部,且所述风管的钢管部分连通于所述吸砂管的钢管部分中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砂管的钢管部分的底端开口设置防砂过滤嘴,所述防砂过滤嘴开设多个过滤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砂系统还包含清砂平台,所述清砂平台上方设置简易支架和卷绳器,所述简易支架垂直设置在所述清砂平台上;所述简易支架的顶部设置定滑轮,所述卷绳器的钢丝绳通过定滑轮连接并升降所述清砂管组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砂管的钢管部分周向设置有多根圆弧形的导向筋,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卷绳器,另一端连接固定在所述导向筋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水管朝所述接高钢管外的一端连接压浆机,所述风管朝所述接高钢管外的一端依次连接储气罐和空气压缩机,所述压浆机、储气罐和空气压缩机均设置于所述清砂平台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钢管桩桩侧压浆槽的清砂系统的清砂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安装接高钢管,其底端与桩侧压浆槽的顶端连接,其侧壁通过管道与外部水源连通;
将清砂管组件插设至接高钢管内;
所述射水管向接高钢管注射一段时间的高压水,将沉积的砂石搅浑;
所述风管向接高钢管内输送高压空气,所述高压空气从吸砂管的出口端排出;所述接高钢管内水位不变;所述吸砂管内产生负压并吸取砂水混合物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2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