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2539.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满咏梅;宋兴元;孙明辉;郭志国;袁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2 | 分类号: | C02F11/122;C02F1/00;E21B43/38;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煤矿 井下 泥水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煤泥水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为PLC系统,与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通过网络传输介质进行连接。其整个煤泥水处理系统为自动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具有自动和手动的控制方式;其次在系统中还增设了PLC系统,全程无需人力,可远程操作、远程监控、远程诊断故障以及处理故障,真正实现了机尾煤泥水处理的高效及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大倾角上运带式输送机在煤矿井下及其广泛的应用,然而输送带倾角越大,越容易引起物料的下滑和滚落。对于滚落的煤泥水混合物如何处理,成为制约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发展的瓶颈,也是大倾角上运带式输送机发展的关键技术,一般采用三种方法:
(1)人工清理;虽然方法简单;缺点是职工劳动强度大,功效低。
(2)机械化清理;机械化清理的优点是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缺点是体积庞大,受巷道曲率半径的影响很大。
(3)压滤清理;首先从煤泥浆中分离精煤,并将余下煤泥浆固液分离,使煤泥含水率低于27%,成固体状。固状煤泥便于运输,解决运输过程中巷道污染问题,分离的精煤和煤泥饼可以再利用,通过煤泥处理变废为宝。
通过上述三种清理方式,压滤清理还算比较理想的煤泥水处理方式,滤饼含水率低。但对于煤矿井下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煤泥水处理,纯压滤清理没有办法实现井下高效的处理,更难以将处理后的精煤送入大倾角原煤运输系统中,并且不能够远程操作。
由此可见,现急需一种高效的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系统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于现有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无法在大倾角的环境下实现高效处理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系统,基于上述高效的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系统,本方案还给出了其处理系统的方法,其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的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系统,包括煤泥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为上位机监控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所述上位机监控系统控制连接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控制接连井下煤泥水处理系统并收集井下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数据传输给上位机监控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煤泥水处理系统是由压滤机,渣浆泵,转载带式输送机,隔膜泵,煤泥水处理池,斗式提升机,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组成;
所述以煤泥水处理池为起点,两端分别连接斗式提升机和隔膜泵,用于对煤泥水进行初步分离;所述隔膜泵,渣浆泵,压滤机,转载带式输送机依次连接配合,对煤泥水进行筛分,固液分离;所述转载带式输送机与斗式提升机连接,用于将固体煤块输送给斗式提升机;所述斗式提升机与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连接;上述部件互相连接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动闭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渣浆泵为筛分和搅拌的结构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转载带式输送机的机头储料仓下电动翻版的开启频率与所述斗式提升机的链速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高效的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方法:
(1)先以煤泥水处理池为起点,两端分别连接斗式提升机和隔膜泵;隔膜泵,渣浆泵,压滤机,转载带式输送机依次连接配合;转载带式输送机与斗式提升机连接;
(2)当PLC系统检测到煤泥水处理池达到设定的位置时,则会自动启动煤泥水处理系统;
(3)斗式提升机从煤泥水处理池中将大块的水泥煤进行初步分离;颗粒度大于5mm的煤块通过斗式提升机直接送至大倾角带式输送机;颗粒度小于5mm的重新流回水泥煤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2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